清白之年 ——观《因父之名》有感

发布者:卢进丽发布时间:2019-06-19浏览次数:315

     《因父之名》是由吉姆·谢里丹导演,1993年上映的作品,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四个爱尔兰人蒙冤入狱15年才得以昭雪的故事。《因父之名》中警方延时拘压、刑讯逼供、编造伪证、隐藏不利证据、甚至当真凶坦白后仍坚持不还人清白,将黑暗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刻揭露出社会上敏感而沉重的话题。

    “我是清白的人,我因莫名之罪被囚禁了15年。我看着父亲冤死在监狱,可政府依旧说他有罪。我要告诉他们,除非我父亲平反,除非所有蒙冤的人平反,除非所有有罪的人受到制裁,否则我要斗争到底,以父之名,以真理之名。”这是主人公盖瑞在获得清白后对镜头说出一番话。

    当普通人遇到强大到让你生不出反抗念头的黑暗力量时,我们被逼着妥协、退让、低头,直到最后变成习惯性的恐惧,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里所说的体制化。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后,你发现你不得不依靠它生存,你离不开它。当习惯了低着头生存,你会觉得连抬头都是一种危险。

    被束缚在枷锁和笼子里的鸟儿,大部分都会绝望死去,或者是麻木活下去。很小的概率,会有一只鸟侥幸逃离,冲出束缚,但却发现原来冲出去的天空还有一只更大的笼子。所以,在影片的最后,盖瑞对着镜头说出的这一番话是很了不起的。在被奴役打压了15年后,普通人都会选择明哲保身,可他偏不,有的鸟儿是关不住的,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有些信念是打不死的,它会在一次一次倒下后毫不犹豫地重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在,正是因为有人还在坚持这样的信念,所以我们才能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诚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有人想做微光有人想做蝼蚁,我们不必嘲笑微光自不量力,也不必嘲笑蝼蚁明哲保身。因为作为蝼蚁的我也怕,害怕这微光还没有发光,就已被黑夜吞噬,于是我只能近乎绝望地希望:终有一天,这星星点点的微光能够把黑夜照亮。


新闻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王瑶摄影:责任编辑:康玉菲审核:丁恒星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