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挑战的直博生——记我校2018届优秀毕业生孙越崎学院孙炜辰

发布者:卢进丽发布时间:2018-06-19浏览次数:3813

 

孙炜辰是位勇者,一次次去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规划,就算年到半百,他依然有勇气去挑战。

本科生到直博生,思维的跳跃,他安然自若地适应着一切。“今日归来不晚,彩霞濯满天,明月作烛台。”大学四年的积累沉淀,使他多了一份从容淡定。心境的升华让生活的改变波澜不惊,但挑战未熄。

任职为服务,换位共理解

在学生工作方面,四年大学生活使孙炜辰变得沉稳,这也是他自我挑战、自我实现的过程。外向的性格使他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所以他加入了学生会;对竞赛的热爱以及足够优秀的自我能力,于是他加入了孙越崎学院。他认为,劳逸结合实现高效率,学生工作与学习、生活能合理分配。

孙炜辰曾担任孙越崎学院学生会主席。一年任期于他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最开始当班长和部长时,看问题主要从同学的角度去思考;而当了主席之后,角色的转变,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有所改变。”他说,“担任院学生会主席时,是领导、老师与学生们沟通的桥梁。”也正是由于他对于职务从不同角度的看待,使学生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变得迎刃而解,也收获了校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

孙炜辰说:“学生会服务于学生群体,也是对学生会成员的自我提升。”在孙炜辰的带领下,学生会氛围浓厚,成员关系变得亲近。他说:“我们因为学生工作聚在一起,虽然任期就这一两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我们的感情,是可以延续几十年的或者一辈子的。”

漫漫科研路,挑战不停息

谈及科研,他认为,“没做过的事情就去尝试一下,尝试总是没有错误的。”

孙炜辰从大一开始就跟随导师参与为期三年的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创新计划。这三年里,从最开始给师兄打杂、收拾实验室等小事做起;接着积累一定经验,开始做一些简单实验,测煤炭抗压强度;到有能力分析数据,什么点会发生破坏,什么时候会产生冲击电压,能够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发现。

孙炜辰说:“做科研入门是最难的,从对科研项目一无所知到对项目有所了解,等回头看,也许并没有那么难。”虽然作为《冲击破坏过程微震波形多重分形及其时变相应特征》的第三作者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发表了论文,也为能在中国知网搜索到自己名字而高兴,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说,这篇论文的核心部分出自导师的研究,他希望能把自己的智慧体现在科研成果上。

孙炜辰十分敬重他的导师,他说,导师沉稳严谨,对科研有着纯粹追求。去看望导师时,导师全神贯注进行研究的一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导师对于学术的严谨体现在行为举止、工作研究之中,论文排版、格式考究、字句准确……在导师的耳濡目染下,他戒骄戒躁,渐渐明白了科研之意义,科研之方法。

2017年暑假在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实习使他更加坚定了对科研精神的追求,也为将来出国深造打下基础。更完备的理论知识、更先进的科研方法、更执着坚毅的科研精神……这都是他所向往的。而且他也打算学成归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践以致用,收获动人心

孙炜辰高中时崇拜周恩来总理,也读过周总理的很多书,对大学生知青下乡有浓厚兴趣。他从小在城市长大,却希望去感受真实的农村生活,切身感受社会差异,学习周总理的精神,并为此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他们去寻访大学生村官,那是一位带领整个村子脱贫致富的杰出青年。一个70多岁的农民伯伯握着他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道:“同志们,求求你,千万不要把他调走,我们不能没有他。”这足见大学生村官用实际行动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尽管在电视里看过这样的场景,亲眼所见还是深深触动到孙炜辰。那次社会实践,他获得了暑期实践省级先进个人的称号。

在第二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作为带队人,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这对他今后的学生工作态度也有所影响,他说:“与工作相比,更多的去关注‘人’本身,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

孙炜辰说,他会一直坚持挑战之路,生命之美在于其未知。流年似水,未来可期。

蓦然回首,所有走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那时的山水依旧,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矿大记忆。

新闻来源:蒋雯莉 唐鹏 胡嘉业摄影:责任编辑:卢进丽审核:刘尊旭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