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的反抗者——黑娃

发布者:卢进丽发布时间:2018-11-12浏览次数:553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朱先生的葬礼上,他最好的学生,“土匪头子”黑娃写的一纸挽联在白鹿原上广为传颂。

《白鹿原》里,黑娃的形象不算正面,他性格复杂、并不讨好,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抢了主角的风头。在我眼里,黑娃是一个悲剧时代的产物。而且,黑娃不是一个,他是中国特殊革命时期众多底层人挣扎而又死于时代的一类人。在任何一个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都笼罩着一种悲剧色彩,黑娃生活在那个悲惨的年代,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一生求而利导、无能为力、生而不死、死而惶惶,就像温水里被人戏弄的蛙。

黑娃的前半生,代表着底层民众的挣扎从渴望到拒绝,从任人宰割到革命反抗。作为少爷的鹿兆鹏给黑娃一块糖,他发誓:等老子有钱了,想买多少买多少;第二次,兆鹏又给黑娃水晶饼,这次黑娃愤愤扔在地上。显然,这时候的黑娃已经对自己所处境有了一定认识,对水晶饼的拒绝在他自里已经滋生起报复心。于是,黑娃走上了一条自我革命的道路。他像是一个投机者,像一只濒临死亡寻求一丝生的希望的飞蛾,他不顾一切去冲破枷锁,只是为了自己、为了拼口气。 而小人物想要破茧成蝶,注定要与这个“吃人的社会”搏斗。黑娃一生中思想最为进步的地方在于:他不“吃人”注定会被“吃”。所以黑娃走向叛逆,感受了革命的气氛,也过了土匪的瘾。所以他冲破传统的束缚,与小娥走到一起,虽被人唾弃但也拥有了一段炽热的感情。他的前半生,轰轰烈烈,但也可说是劣迹斑斑。他是被时代逼迫的产物,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反抗,但得到的却是更猛烈的打击。

黑娃的后半生,充斥着无奈的忏悔。看到这部分,我很想痛哭,人生之生不如死正于此。黑娃在经历国民党招安、度过一段悠闲日子后,终于享受到了“革命成果“。但革命了一番,黑娃重新审视那个”吃人的社会“,他惊觉自己错的太多,于是他跪倒在自己曾经砸碎牌匾的祠堂面前,于是他拜师朱先生,下定决心做个好人。他以他自己的方式进行了痛快淋漓的反抗和报复,最终却在传统文化重围下无路可逃。即使他作了最大的妥协,最后,黑娃被戴红袖章的卫兵推去刑场。最让他不能接受的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居然和反动分子岳维山和田福贤在一起被实行枪决。在无限凄苦和委屈的眼神中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黑娃最底层的出身,野心十足的叛逆性,注定了他光辉而又悲惨的一生。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具备灵魂和里程碑的意义,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底层农民的形象。也因黑娃这个形象的塑造,电影《白鹿原》才拥有了史诗般的动人魅力。


新闻来源:信控学院 李波 摄影:责任编辑:何海明审核:张磊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