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寻找苏轼

发布者:卢进丽发布时间:2017-06-06浏览次数:3587

苏轼一生在多处颠簸。在小南湖的“苏公足迹图”上,我清晰地看到眉山、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颍州、定州、惠州、儋州……祖国南北,多有苏轼的足迹,而他每到一处,定会留下丰富的诗词文和传奇故事。

徐州也不例外。

一、我曾多次梦见你

我曾多次梦见你,苏轼。

每次梦见你的逸怀浩气,举首高歌,都是在这样一个月光入水的夜晚。我清晰地看见你舞动长长的衣袖,潇洒而孤独。那轮曾让你欲乘风归去的明月,常在我沉醉时跌落我的怀中。

大江东去,浪涛滚滚。历史在巨浪淘尽多少王侯公卿、才子佳人,却丝毫淘不去你词中每一个昭示你横空出世般旷达的字眼。

当我照会你的神踪时,总会惊觉你天风海雨般的情怀,浸润我的灵魂,那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舒坦清绝。

在徐州上学三年,终于在这个四月下旬,和你当年抵达徐州一样的时间,我带着对你的憧憬和敬仰,追寻你在徐州的足迹……

二、“黄楼明月,长留太守清风”

俯视徐州城,黄河映带流。这是独属于徐州人的古老记忆。今日的黄河故道,两侧垂柳林立,河边花木成簇。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我似乎又看见当年苏轼抗洪救灾的英勇壮举。

历史记载,苏轼于熙宁十年四月下旬抵达徐州。在那年入秋后,徐州遭遇大洪水。上游的黄河决口,徐州城南的清河水一夜暴涨,巨大的浪头昼夜扑打城墙。苏轼为保徐州城,连月指挥万人大汇战,就连他的儿子苏迈、苏迨也加入搬运队,军民齐心协力在险要处筑长堤。

宋史《苏轼列传》中提到: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全城。苏太守父子三人同民工一起奋战,最终保住徐州古城,洪水归于黄河故道。宋神宗当年亦下诏:昨黄河水至徐州城下,汝亲率官吏,驱督兵夫,救护城壁,一城生齿并仓库庐舍,得免漂没之害……朕甚嘉之。

我俯身看了看脚下结实的木板,还有安静流过故道的黄河水,不禁感叹苏轼为徐州人民做出的贡献。

穿过黄河北街旁跨河的庆云桥,一座双层飞檐的黄色高楼映入我的眼帘。这就是黄楼了。

水退民安,苏太守垩以黄土,取土实胜水之意筑建黄楼。望着眼前的这座建筑,我依稀可以想象当年苏轼与众人于楼上是怎样的举酒高歌。据说重阳节时,苏轼举行落成典礼,在楼上摆酒设宴,全城百姓纷纷赶来与之同庆,苏轼在感慨之余写下《九月黄楼作》,弟弟也作《黄楼赋》,为哥哥以身帅之,与城存亡的壮举鼓掌。

望着黄楼上“碧水柔波,不尽黎民厚意;黄楼明月,长留太守清风”的对联,如今我登高怀古,吟一首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愿。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可算也是与苏太守隔了这千年的应和吗?

三、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作别黄楼,我又来到徐州的另一大名楼,燕子楼。在这燕子楼中,有一个感动众人的故事。那唐朝美人张盼盼,因爱人张封建去世,独居燕子楼,十年后消玉殒。张与盼盼的故事,感动不少文人,燕子楼也因此大受凭吊。

传说苏轼任职徐州时,也曾夜宿燕子楼,梦到盼盼,惊梦后惆怅之情萦绕于怀,遂作《永遇乐》,感怀伤情。

远观燕子楼,楼身白墙黑瓦,楼前楼后两面临水,楼两侧草木丛生,仿佛楼身掩映在草木花丛中,与北宋诗人陈荐《燕子楼》诗中侍儿犹住水边楼所描述的一致。重建后的燕子楼别有一番意境。走近观赏,飞檐挑角,花棱雕窗,楼内陈列着红木家具,在二楼还能看到白居易的咏燕子楼的诗句。正当我读到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时,外面骤雨,哗啦啦的声音引得其他游客纷纷在二楼栏杆处观雨。看着这突来的雨,我又想起了苏轼。试想若在这样一个突有阵雨的下午,苏公独自一人来到燕子楼,是否又会想到盼盼暗自垂泪,思念故君而伤怀呢?

苏公见燕子楼思盼盼,而我来到燕子楼又念起苏公。苏公其实不只念的是盼盼,更是对自己的生平、仕途、旧欢新怨的咏叹,他设想后人见到黄楼后会凭吊自己,正如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般。孰不知今日后人到了燕子楼,也会因为他的一句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而怀念他。

四、云龙之巅“放鹤亭”

燕子楼位于云龙公园,而下一个要寻访的放鹤亭就位于这旁边的云龙山之上。

雨后的山路有些泥泞,但一路景观经一番雨洗之后愈发清新,雾蒙蒙的天气也恰似仙气缭绕,也许那彭城隐士张天骥就是看中了云龙山的这处仙境,才选择在此处隐居。从云龙山北门拾级而上,一直到了山巅才寻到张山人的放鹤亭。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平坦开阔的院子,院门门额上写着“张山人故址”五个大字,走进院子,东边就是放鹤亭。放鹤亭前有平台,侧有游廊,飞檐丹楹,宽敞明亮,十分优雅。

古往今来,山以人名,亭以文名。云龙山的出名是因此山是张天骥在此修道;放鹤亭的著名是因为苏东坡与张山人来往过密,情厚谊深,在云龙山饮酒吟诗,醉写了不少诗作,尤其是一篇《放鹤亭记》而名扬天下。苏轼在《放鹤亭记》这样称赞徐州的景色:“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想来这也是苏公在云龙山,在放鹤亭发出的感慨。

记得刚来矿大的时候,特意搜索了一下矿大官方的BBS,名叫“放鹤亭”。当时还不明白其中含义,现在猜想,建立者应该是希望更多想通过BBS关心矿大的人,能像苏轼与张天骥一样,在这“放鹤亭”中广交好友,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苏轼还有一首《登云龙山》,诗中这样写道:“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往云龙书院方向走走,我也寻到了“东坡石床”,就立在醉石亭中。我摸了摸那块饱经风霜的巨石,好友笑称我是也要沾一沾这苏大文豪的仙气。

是啊,苏轼虽只在徐州不足两年,却留下了如此多的不朽诗文。徐州这座城市给了他灵感,他也为徐州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从云龙山下来已是傍晚,天色不早,我和好友坐上47路启程回校。路上回忆这一天看过的风景,读过的诗作,想象过的画面,那个倚黄楼为治洪庆祝,与军民豪饮的苏太守,那个在燕子楼伤怀的,为人生喟叹的苏太守,那个醉卧云龙山,同友人游乐的苏太守,仿佛就在眼前。他旷达豪放,他挥毫泼墨,他的才华、胆识、智慧已然令我深深折服,只在徐州寻访他的神踪不能令我满足。在图书馆又借阅了一本《苏东坡传》,一读就读到深夜。希望在今夜皎洁的月光下,我还能一梦回到千年前……

新闻来源:管理学院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