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校109周年】那些值得珍藏的历史故事(1)

发布者:刘勇发布时间:2018-05-29浏览次数:5170

编者按:百年矿大,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尽沧桑,饱受磨难,被喻为中国最能流浪的大学,但无论身处何地,学校始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将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火种保留、延续、发扬光大。适逢建校109周年纪念日,故撷取学校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些故事片段,管中窥豹,师生共享。


1.矿权换取的外资学校

焦作路矿学堂的创办,可追溯到1898年英国福公司与河南豫丰公司签定的《河南矿务章程》。

1898年6月,在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庆亲王奕劻的主持下,河南豫丰公司与英国福公司签订了河南矿务章程。为了能够自己掌握开矿技术,章程中第十三条明确规定:“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由地方官绅选取青年颖悟学生二三十名,延聘洋教授,以备路矿因材选用。此项经费由福公司筹备。”

按照协议,福公司攫取了在河南怀庆附近、黄河以北各矿山60年的开矿权,兴办焦作路矿学堂是附加条件之一,用矿权换取学校,这深深地打上了旧中国屈辱的印记。

1902年,福公司所筑道清铁路通车并于河南焦作设厂办矿,但是福公司并没有根据协议规定开办学堂。经河南地方爱国士绅反复交涉、艰苦谈判,直至1909年,福公司才被迫在焦作煤矿附近的西焦作村,创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1913年12月,路矿学堂首届学生毕业后,福公司却单方面撕毁合同,停办了焦作路矿学堂。

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外国人在中国兴办的第三所私立高等学校,第一所工科私立高等学校,是外国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焦作路矿学堂首开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之先河。

学校实验室


2.民族自强的缩影

焦作路矿学堂停办两年后复校,名为福中矿务学校。“福中”两字,外人看来颇为费解,其实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它是学校从外商独资到中外合资演变的一个标志,当时,“福”指福公司,“中”指中原公司,“福中”指福中总公司。

1914年,西方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家无暇东顾。此时,河南中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公司)开始崛起,中原公司从成立那天起就有倡办实业学校的意愿,规定净利润的二十分之一归河南矿务研究会及提倡实业学校所用。1915年6月1日,英国福公司和河南中原公司联合组成福中总公司,其煤炭年产量长期在中国居第3位左右。

早在福公司和中原公司协商合组之时,就讨论到复建矿务学校之事。关于办学经费,双方商定“常年经费银5000两由福公司担任之。如有不敷时,由福中总公司暨中原公司担任补助”,并将校名改为为福中矿务学校。6月1日,福中矿务学校在开封举行成立典礼,并决定以一福中总公司成立之日即6月1日为学校的校庆纪念日。这也是现在校庆纪念日6月1日的来源。

从经费来源的变化来看,福中矿务学校已从焦作路矿学堂时期的英国独资兴办的学校转变成为中外合资的私立高校,成为国内惟一的中外合资经营的私立高等工科学校和矿业高等学校。

1926年以后,福公司和福中总公司经营不善,福中矿务大学的经费由中原公司完全负担起来,1927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批准立案,1931年,学校由福中矿务大学改为私立焦作工学院,这是中国人民为挽回权利同国外资本进行斗争取得的一个成果。

福中矿务大学


3.海归组成的豪华师资

虽然偏居中原一隅,但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学校师资力量却非常雄厚。

1920年接任福中矿务专门学校校长的李鹤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这是学校专家治校的开始。

1923年暑假,满怀报国热情的李善棠和张仲鲁、张清涟、马载之、石心圃、冯敬兰等一批留美同学学成归国,一进国门立即去河南省政府报到,请求安排工作。省府门房说,省长正在睡觉,让他们等候。直到下午五点钟,省长张凤台才传见,说省里没有工作可安排,叫他们自谋生路。一句话就把他们推出了河南省府的大门。大家怀着既愤怒又失望的复杂心情各自谋生路。此后这些学者中的张仲鲁、李善棠、张清涟、马载之、石心圃均成为福中矿务大学教授,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30年代初期,学校焦作工学院共有教职工及学生260多名,这包括教职员45名,其中十几名教授中有10名全部有留学欧美的经历,并有在异邦工作的实践,其他教授也大多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洋大学等名牌大学。1936年2月,焦作工学院聘请从美国留学归国的丁观海先生为土木工程系教授。丁观海为世界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之父,丁肇中在焦作工学院渡过一段幼年时光。

这样的生师比与师资力量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邓曰谟教授设计制作的我国第一台材料实验机


4.超现代的教学方式

福中矿务大学全部采用西方教育方式,创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新转折点。由于当时中国近代教育刚起步,无办学经验,尤其是矿业、工程技术方面知识更是缺乏,被迫全部采取外国教学经验。

比如,1921年,福中矿务大学招收第一届学生时,正科的考试科目包括普通物理、高等无机化学、高等代数及平三角、解析几何、英文、国文,试题除了国文之外,其他科目均要求用英文答题。课程除地质测量、矿山测量、采金属矿学和压气学、国文等由教员编发讲义之外,各科教材均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且直接以英文教授。

再如,福中矿务大学实行学分制,每周安排课程24~33学时,本科4年共205个学分,预科1年共54个学分。如本科所需之科目,已在他校学过,或自己研究确有心得,可向学校申请考试,考试合格即获得学分,无需重学。

还有,福中矿务大学注重平时学习,考试形式不拘,观察、报告、习题、口试、笔试都可作为确定学生学习成绩之方法,且所有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等一律予以废除。

学生野外实习


5.百年矿大第一号毕业证

张广石先生(原名张世忠)系学校第一届毕业生,1910年2月考入焦作路矿学堂,攻读矿业专业。1912年12月毕业,因成绩优异,其毕业证编号为第一号。

这份毕业证书约有半米,其上写着:“河南焦作路矿学堂,给发毕业文凭事照得本堂定章三年毕业,凡毕业考试总平均分数得过七十分者,给以头等毕业文凭。过五十分不及七十分者,给以二等毕业文凭。现届毕业考试完结学生张世忠,总平均分数八十二分零厘零毫,列入头等。中华民国元年十二月三日给。第一号。”(证书上皆为古文繁体字,且无标点。民国元年为1912年)。毕业证书上还有学科和分数,学科包括矿学、冶金学、地质学、工程学等九门学科,学科与分数后面还有“曾祖:天俊。祖:德珊。父:永清”的签名。

张广石毕业后,为了表达献身矿业的报国之志,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广石(“广”、“石”二字合起来为“矿”字)。作为中国矿业领域的先驱之一,张广石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发表了一系列专业论文,出版了《中国矿业志》等重要著作,参与发起成立西安煤矿学校,他还先后被聘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即当今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设有“张广石奖学金”。

百年矿大第一号毕业证


    相关链接:

   那些值得珍藏的历史故事(2)

    那些值得珍藏的历史故事(3)

    那些值得珍藏的历史故事(4)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尊旭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