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增加“智慧”砝码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18-05-17浏览次数:526

在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煤炭去产能深入推进,许多煤矿关闭退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任务更为急迫。步入新时代,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和机遇?未来转型有哪些可能路径?在57日举办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相关专家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本报记者鄢丽娜

蓝天白云,碧波荡漾,绿树环城……漫步在徐州潘安湖边,很难想象十年前,这里还是煤尘飞扬、灰蒙蒙一片的样子。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选址在江苏徐州,一个新兴的现代化煤城。

    十年时间,徐州人发力治理24万亩采煤沉陷区,“宜农则农、宜水则水、宜建则建”,全市新添大小上百个湖泊、湿地和景观区,生态治理恢复率达89%。徐州因而有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誉。

生态环境的变化,为徐州的转型发展、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发挥了作用。本地人愿意回到徐州生活,外面的人也愿意来徐州,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纷纷落户。2017年,徐州市三个产业占比已调整为9.143.647.3

而作为徐州最大煤炭企业的徐州矿务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利用矿区土地、采煤塌陷地、铁路、电网等建设生态文化小镇、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展新能源等资源深加工;与华为等公司合作发展淮海大数据产业,建设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数据库。

转变观念天地宽。徐州矿务集团副董事长冯兴振在论坛上说,他们关闭了6对矿井,但2017年集团反而盈利6.5亿元。今年一季度,依靠提升发展质量,徐矿集团又增利5761万元。

煤企与煤城,在实现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双赢。

煤炭资源型城市知多少

究竟有多少个煤炭资源型城市?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简称《规划》)指出,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多、分布广,历史贡献巨大、现实地位突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原油55亿吨、铁矿石58亿吨、木材20亿立方米,“一五”时期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3个布局在资源型城市,占总投资额的近50%

1999年,全国矿业城市国内生产总值30417亿元,占全国GDP37.3%,人均GDP9817元,相当于全国人均GDP1.5倍。”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介绍。

《规划》明确了262个资源型城市,涉及地区面积38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涉及地区人口4.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3%。其中,煤炭资源型城市共73个,约占资源型城市的28%

2008年、2009年、2011年,我国分三批确定了6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按主要资源类型分,煤炭城市37个,在地域上主要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南、江西等省份。

“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开采及其产品初加工为主导产业,以电力、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化工等相关产业为延伸产业。”葛世荣表示,“他们大多存在工业内部结构单一‘超重’,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低,布局分散,高新技术发展缓慢等特点。发展其实很相似。”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在尝试着转型发展。但在实践中,葛世荣认为比较成功的模式有三种,具体为产业链延伸模式、创新经济模式和多元化综合发展模式。

转型发展的成功实践

最近一段时间,山西大同在市区黄金地段拿出1000亩土地,打算建设一个能源革命新地标——科创园。

据报道,这个科创园将重点建设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大同基地、全科盟大同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大同协同创新园、同煤“双创”中心等11个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氢能、储能、节能等。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大同新能源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

“煤是黑的,但煤本身不脏,是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不清洁。”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吕清刚说,他们将在大同设立分所,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完成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让煤炭像气、油那么干净,同时把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渣“变废为宝”,实现煤炭资源的梯级利用。

对接大企业、国家级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快打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通道,以此为突破口,加强资源集约化利用,实施生态修复,引进人才培育新兴产业,这已经成为很多老煤城探索转型的必由之路。

“如果更细致地划分,比较成功的模式有产业链延伸模式、创新经济模式和多元化综合发展模式。”葛世荣说。

  

《中国煤炭报》2018年5月12日第5版  

新闻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新闻网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