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稿】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暨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
发布者:刘勇发布时间:2015-09-02浏览次数:5118


校党委书记   邹放鸣

(2015年9月1日)

  

尊敬的各位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

老师们、同志们:

再过两天,我们就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举行隆重而简朴的仪式,同全校师生员工一道,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信念。

刚才,学校受上级的委托,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关于为抗战时期及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发放慰问金的通知》的精神,对我校健在的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邢子辉、刘力、姜旺、张清欣、金德新、荆元敏、金振环等老同志颁发了慰问金,并授予各位老同志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勋章,表达了党和国家对为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流血奋斗的老前辈所建立的历史功勋的充分肯定。在今天的仪式上,各位老同志回顾了几十年前艰苦卓绝、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以及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诞生奋斗奉献的难忘历程,特别是回顾了在殖民统治下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对于党、对于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非常令人感动。同时也揭示了和平美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深刻哲理,对年轻一代继承前辈的爱国热情、努力学习和工作,创造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美好未来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使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投身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流血流汗、忘我奉献、建立功勋的矿大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同人类文明的凶残敌人进行的一场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者不屈不挠的抵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中国人民同凶残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在那场可歌可泣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民动员,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奋起抗战,把侵略者淹没在全民抗战的汪洋大海之中,谱写了气壮山河、彪炳史册的壮丽篇章。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了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雄业绩永垂千古,成为激励后人的极为宝贵的宝贵精神财富。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中国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企图,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在抗战胜利、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后,苏、美、英、中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四大强国,而且中国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华民族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抗日战争的胜利,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抗日战争烽火的洗礼,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也最大。中国抗日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战略上有力地策应和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光辉一页。

今天在座的7位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亲身经历和见证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并以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努力奋斗,与千千万万抗战老前辈们共同书写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高等教育的命运与国运兴衰始终紧密相连。抗日战争的历史,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于战火烽烟和颠沛流离中得以存续中华民族血脉的抗争史和发展史。中国矿业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也见证和亲身经历了那一段难忘的岁月,也因此而铸就了学校师生爱国、救国和兴国的优良文化传统以及好学力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独特精神品质。

从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东三省后的救亡运动,到华北事变后全国人民奋起救国的一二九运动,再到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坚持,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前身的私立焦作工学院和国立西北工学院时期,当时的全校师生,我们的前辈就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抵御外侮,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天下的兴亡,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之中,以青春和激情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九一八事变后,焦作工学院的师生挺身而出,在中原大地上率先吹响了抗日救国的号角。他们成立了焦作工学院学生抗日救国会,发表了《河南焦作工学院抗日会宣言》。多次发起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并在青年学生当中自发成立了青年义勇军积极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共赴国难。焦作工学院校歌中的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的歌词就生动地展现了焦作工学院师生深切的爱国情怀。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一二九运动爆发。当时的焦工同学们痛感华北危在旦夕,必须奋起救亡。焦作工学院学生再次率先奋起,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焦工同学联络焦作各级学校师生和矿工、市民举行了抗日救国大会,并开展了由焦工全体学生代表焦作市学生联合会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的活动,沿途唤起广大民众的救国觉悟,成为当时日益高涨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中国矿业大学的爱国进步学生运动写下了闪光的一页。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彻底摧毁中国,对我国的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进行了有计划、有系统、长时期、大规模的摧残与破坏,中国的高等院校遭到极大的摧残。当时全国108 所高校,因战争有17所停止办学、14所仍勉强在敌占区维持之外,其余70多所先后被迫向大后方迁徙。在迁徙当中遭受了千难万险、艰难困苦,很多学校都走上了流亡之路。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同时也是为了保住民族复兴之文化命脉。焦作工学院在我国著名工矿泰斗孙越崎的协调下进行了西迁。先从焦作迁陕西西安、再迁甘肃天水,于1938年再迁陕西汉中城固古路坝。当时国民政府先在陕西西安组建了西安临时大学,后在汉中又组建了西北联大。西北联大不久以后又演变为分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大学五所大学。焦作工学院完整有计划迁徙所提供的图书文具和设备,与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和东北大学工学院合组为抗战时期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对西北工学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前几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西北工学院的矿冶系毕业的师昌绪在其回忆录中说:他1941年报考西北工学院的考虑之一,就是西工矿冶系设备比较齐全,因从华北搬来的那几个大学都是赤手空拳,而焦作工学院原属英商中福煤矿,在沦陷前即搬往后方,图书、设备和标本齐全,因而报考了矿冶系 孙越崎回忆说:“由于焦作工学院是完整西迁的,图书和教学用具、实习工厂设备齐全,这为流亡到陕西的北洋、平大和东大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学院创造了条件。”

抗战期间,焦作工学院师生把空前的民族灾难所激起的民族仇恨转化为抗战到底的伟力,凭着必胜的信念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愈挫愈奋,修业乐道,弦歌不辍,表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浩然正气,同时也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凝炼出了光耀史册、熠熠生辉的大学精神。李约瑟曾将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办学的高校称之为东方的剑桥。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以后,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从海外回国为新中国效力,再加上在大后方培养起来的爱国知识分子,共同支撑了新生的共和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在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从西北工学院培养出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新中国工程技术界的顶梁柱和主要支撑力量。

纪念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具有重大的意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首先是要铭记历史。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鉴。意思是说,我们可以从历史当中获得启示和教训。列宁也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古语也说,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乱其国、先乱其史。可见历史对人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那种数典忘祖的人,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是要受到谴责的。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本。纪念抗战胜利,就是要我们通过回顾和了解历史,理解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来之不易;就是要我们懂得增珍惜和铭记,珍惜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而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学校对抗战的纪念,要贯注我们应有的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过去,并且以开阔的心胸和宏大的志向面向未来,同时要踏踏实实地做好今天的事情,把握好今天、把握好现在、把握好当下。我们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但天下并不太平,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生存法则。永远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先烈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前辈先烈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怜的民族,一个不尊重英雄的国度是没有前途的国度。我们更要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艰苦卓绝顽强奋斗的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以我们这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和奉献所创造的业绩,告慰前人,激励来者。落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规范自身的言行做起,将这种爱国情感落实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成为建国之才、效国之行。

如何对待过去的历史,就决定了人们如何去面对未来。铭记历史的落脚点是要开创未来。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央主流媒体推出了关于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系列节目和影视作品,十分感人,是我们理解抗战精神的生动教材。对于我们从某些大众媒体中关于历史的的戏说、颠倒、抹黑、无厘头、碎片化的众声喧哗中清醒过来很有意义。我们的大学教育要致力于使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我们的教育不力,使得一些青年学生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和模糊。帮助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至为重要。有了正确的历史观,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才能在面向未来的时候有正确的历史方向感和价值观的追求。抗战精神的内涵,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乃至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一份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学校的思想工作部门和教育教学单位要以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对师生员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意味着干部要尽好责,教师要教好书,职工要做好事。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就是要读好书,通过实践、感悟、学习、思考,把自己培养和锻炼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担历史责任的中华民族的新一代。就我们矿业大学而言,要从抗战精神中吸取力量,在百年矿大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持续努力,在服务国家现代化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改革和创新,把中国矿业大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一流大学。

老师们,同志们!70年前的战阵硝烟早已散去,70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已由我们的先辈完成,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是未竟的事业,历史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铭记先辈的荣光,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用抗战精神点亮中国梦,我们义不容辞。让我们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成千成万先烈为维护民族独立、自由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所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我们这一代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作出我们矿大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老前辈健康长寿、生活幸福!谢谢大家!


新闻来源:党政办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