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物理学院师生团队在自驱动制氢系统方面取得突破

发布者:刘尊旭发布时间:2020-06-12浏览次数:938


氢能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而备受青睐,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技术可通过捕获太阳能转变为氢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给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分解水系统提供所需的额外电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日,由材料与物理学院强颖怀教授团队与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孙旭辉教授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种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技术相结合的自驱动制氢系统,该系统在不需要人为施加外部偏压的情况下,可将环境中的机械能和太阳能同时收集并转化为氢能。该系统在光照下的析氢速率可达7.27μL/min,能量转换效率达到2.61%。

该系统通过一种转盘式的摩擦纳米发电机有效地收集生活中各种类型的机械能并输出电能,通过一些简单的电路变换为不同电化学过程提供所需的偏压条件,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系统结合起来,同时收集太阳能和机械能并转化为氢能,为实现能量的高效转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该成果在“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Nano-Micro Letters(2018 JCR-IF 9.043,中科院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1区)上发表,同时被评为杂志底页封面论文(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0-00422-4)。日前,该论文已被微纳快报公众号推送(https://mp.weixin.qq.com/s/XOjvhy1nw1k_QbmyqnB9ng)。



新闻来源:材料与物理学院 苏彤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尊旭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