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一片土,坚守一颗心

——记文法学院俞真妹老师
发布者:卢进丽发布时间:2015-11-06浏览次数:21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矿大的这片热土上,文法学院俞真妹老师已燃烧了她三十余载的岁月。恪尽职守,矢志不渝。退休后的她仍负责学院的财务工作,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务实效不为虚名

俞老师是江苏无锡人,高中时学习会计专业,随后便进入重庆某公司工作。1985年,俞老师随爱人转入矿大,成为矿大的一份子,为矿大燃烧自己。“工作了这么多年,对矿大有一种亲切的情感。”正因如此,坚守岗位二十余年本应该退休的俞老师欣然接受了学院的返聘,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这一干又是一个十年。

在同事们眼中,“俞老师总是那么有活力,每天都容光焕发,精力体力都不减当年。我们这些小她十几岁的都自愧不如”。退休前的俞老师是一名会计,退休后的她负责院里的财务工作。随着学校越建越大,学生越来越多,账务也越来越杂,可是俞老师说:“尽管会计的工作又多又杂,什么都有,什么都干,但这都是我的责任,我应该尽全力把它们做好”。有几次,在校时工作没做完,俞老师便在家中加班加点,做到“当天的活当天干完”。这便是她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三十年如一日,脚踏实地,严谨务实,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细,做到更好。文法学院任世存老师更称赞她为学院“常青树”,提到俞老师,她感叹到:“她对待工作很热情,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落,每天都往财务部跑,一会儿就不见人影。”同时她更是同事眼中的“财务总监”,“不管有什么棘手的问题,她都能做到有条不紊,总是能够主持大局”。

 

念学子润物无声

三十年来,俞老师见证了矿大的几度变迁,从85年开始在文昌工作,那时还没有南湖校区到南湖校区始建,只有四栋楼;再到今天图书馆,博学楼,一应俱全。矿大就像是她的一个孩子,她见证了矿大的成长,也见证了一代代矿大人由稚嫩到成熟的蜕变。对矿大,俞老师有一种难舍的情缘;对学生,俞老师更是关怀备至。俞老师提到,南湖校区始建时学生不多,那时文法学院还只叫“社科系”,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的学生。虽然没有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但是俞老师也十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她几乎与所有的学生都认识,也时常与学生交谈,为他们解惑,做学生的知心阿姨。

“我曾经在俞老师的办公室值班,她对待学生都非常的亲切”行管12级的张静同学说,“我时常穿黑色衣服,俞老师看到就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喜欢穿素净的颜色,反而是我们老年人的衣服,都是大红大绿的,上面还全是花,看来我买衣服要去年轻人的店子里买了。’”

现在,见证了几代矿大人成长的俞老师感慨:“我欣喜的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仅专注于学习,特长爱好也越来越多。参加学生工作,多方面发展,视野更加开阔,这是好事。”但与此同时,俞老师对矿大下一代的成长也有所担忧,她说:“中国学生不能吃苦,又多是独生子女,怕苦怕累,自理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差。”为此,俞老师希望“青年人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品行,有容人之度,谦虚之风,不怕苦不怕累。”她说,“我也希望孩子的父母能以身作则,教育者能更加关心下一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俞老师默默关怀着矿大学子,默默在矿大之家中奉献自己的心力。

 

享生活心宽坦然

心宽一寸,受益三分,心宽路就宽。这正是俞老师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俞老师不仅是学院的“常青树”,更是同事眼中的“资深美女、财务总监”。被同事称为“风一样女子”的她,性格豪爽,做事洒脱,果断又不拖拉,不计较得失,不念顾名利。豪爽的她总是坦然以对工作的枯燥和生活的不顺。项目出错时,她便耐心梳理;繁杂的工作中,也会忙里偷闲,寻找自己独特的解压方法。退休后的她会感到轻松很多,但是工作都一样,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一样的付出,一样的恪尽职守。

严谨的对待工作,坦然的面对生活,平凡的日子在俞老师眼中也是有滋有味。在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俞老师经常会跳跳广场舞,走走路,散散步。更是在周末买买菜,打打牌,打打乒乓球。她说:“退休的人一起聊的来,玩的开心,这就很好。生活本来就是这样,酸甜苦辣,一切尽在其中,就看你如何去描绘,去尝试。”所以在俞老师看来,生活总是美好的,欢乐的。像俞老师这样的人,用一种坦然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用微笑来面对一切,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漆黑的午夜也能看到光明。

    有一种追逐,饱含热情,永不倦怠;有一种向往,脚踏实地,步履坚定。在校工作三十余年的俞老师仍执着地做矿大的一枚螺丝钉,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新闻来源:文法学院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