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从教当作一种信仰(10.21)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21浏览次数:4472


  早就耳闻匡亚莉老师的名气,也有着匆匆的多面之缘,印象中她嘴角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和蔼、幽默、随性、谦恭。

  近日,记者有幸走近她,听她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她说,自己自幼在矿区中长大,受过五年的知青生活锻炼,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工作,将来自己的墓志铭上有“这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这句话就够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老舍先生的墓志铭,“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难忘的知青生活

  匡亚莉说:“我们是共和国同龄人,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是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的。”

  1954年7月,匡亚莉在北京出生。4岁那年,她跟随原在北京煤炭部机关工作的父亲前往河南平顶山矿区,自此与煤结缘一生。上小学时,她就经常跟随父亲到矿上玩耍,上高中时参加学工劳动,她也被安排在矿上,文革后期开始抓生产时,每逢周末中学生都下井采煤,此时她已熟识井下冒顶的前兆、煤壁片帮、老塘来水等现象。

  1973年,高中毕业后,匡亚莉奔赴到平顶山附近的山区,成为当年千万知青中的一员,在这里她经历了人生中最难忘的生活。

  她说:“下乡期间,自己成了一个标准的老庄稼把式,除了因为身材瘦小不能一下把一百多斤的一口袋粮食杠上肩外,‘扶犁,点种,赶车,扬场’十八般农活我样样精通。”

  还由于一直担任着知青队团支书,匡亚莉后来当上知青队队长。每次农活,生产队长都喜欢直接点名匡亚莉带队出场,她也一直有着“不能落在人后、永争第一”的精神和信念,所有的农活,她都领先别人完成。

  即使是冬天农闲季节,匡亚莉和其他知青们也没有闲着的时候。这时要修水利,疏浚河道。“当时冬天下雪比较多,天寒地冻,我们都是光着脚下去,沿河排开,把那个冰水连泥带水地一锹一锹挖起来,然后扔到一丈多高的河岸上去。从日出干到日落,这样的劳作要持续1个多月。刚开始,我体质差,不习惯,但慢慢地我也习惯了。”匡亚莉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冬天除了挖河,为了搞副业进行创收,我也曾穿着勉强避寒的破棉袄,拎上竹匾筐,去矸石山上捡煤渣,深夜听到煤车来就赶紧起来,去清理小矿车中残留的煤炭,没事时就和衣而睡,寒风吹得满手都是冻疮,伸缩起来会钻心地疼。”

  谈起当时的居住环境,匡亚莉仍不禁唏嘘,“简陋的土屋家徒四壁,没有门窗,冬天寒风直向里灌,晚上睡觉时只得在被子上面铺上塑料布,而早晨起来时常常就在雪里埋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极端困苦的生活、极端原始的劳作,许多知青都为生活所累,荒废了学业,但匡亚莉并没有就此沉沦,每天仍坚持读报学习。“我觉得我可能从小受父亲影响养成这种学习的习惯以后,就始终不愿意放弃做一个文化人。”

  苏格拉底曾说过,“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回忆起这段日子,匡亚莉感慨颇多。她说,“苦难有时确实是一笔财富。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我的意志,自此以后我认为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而所做的事情对我起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让我赢得了与许多知青的纯真友谊。”


人生的重要转机

  人生贵在坚持,而转机往往就在一瞬间。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一直坚持学习的匡亚莉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机遇。

  当好心的高中班主任老师跑来告诉她可以参加高考的好消息时,她和很多知青喜极而泣。

  然而,“完全不知道要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复习”,匡亚莉表示压力很大。但骨子里的读书追求促使她放手一搏。由于平时没有放弃过文化课的学习,她硬是从当地两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叩开了四川矿业学院的大门。

  但匡亚莉很快就遇到学业上的拦路虎了。她自嘲地说:“一是年龄大,精神头就不行了;二是在农村泡了五年,坐不住,只要一坐下来上课就打瞌睡。尤其是数理化基础差,更是跟不上,入学初的摸底考试才勉强及格。”面对窘境,匡亚莉依然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

  匡亚莉成天泡在教室里,白天上课,下了课就抓紧消化理解或复习,还常三更半夜起床到路灯底下背英语,大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劲儿。然而学习节奏太紧张了,在第一学期里她有些神经衰弱,失眠得很严重。她感觉这和干农活不太一样,不能硬拼,她及时调整了作息时间。

  在这段时间,学校老师也给予了这批学生无尽的爱。匡亚莉说,化学老师经常会走到面前,慈祥地问“听懂了吗”;数学老师也是经常在身边转悠,对于不及格学生还安排无偿补课;一些教授如陈清如、王振生、冯绍灌老师等也都为自己授过课。

  一年后,匡亚莉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进步很快,数理化基本上都九十多分,成绩名列班级前茅。甚至学校在挑选师资班成员时,数学老师还问她是否有意向进数学师资班。不过在父亲的建议下,她觉得选煤专业更具前景,就婉拒了老师抛出的橄榄枝。

  大学四年一直担任班级团支书,在这个平台上,匡亚莉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得到了锻炼。她所在的班级有六十人,来自全国各地,背景复杂,年龄参次不齐,有厂长、区委书记,有的已三十几岁,有的还不到二十岁。如何把这一群人团结在一起?

  匡亚莉刚开始担任班级团支部时,并不被承认,开展工作难度很大。但她硬是凭着一股倔强劲,使自己各方面都走在同学的前面,以实力、服务与责任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并将班级同学紧紧地拧成了一股绳。班级同学都亲切地称匡亚莉为“大姐”。即使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同学也依旧会这样称呼她。


一个郑重的抉择

  有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匡亚莉说,她很喜欢这里面的歌词。

  她回忆,读中学时,恰逢文革,社会中弥漫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但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坚持因材施教,对爱学习、学习好的学生给予特别培养,鼓励匡亚莉他们多读书。当时学校没有图书馆和课外书,这位老师就会星期天骑自行车四五十里路,去另一个中学的图书馆帮他们借书。1977年恢复高考后,也是这位老师跑了十几里山路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匡亚莉。

  这位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匡亚莉今后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匡亚莉说,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当时读了许多书,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居里夫人传》。她说:“居里夫人对困苦和灾难的忍耐和工作精神催我奋发努力”。甚至在后来的高考填写志愿中,匡亚莉填写的都是物理专业,她的人生理想,就是要成为像居里夫人那样的人。

  1983年,匡亚莉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多年的夙愿终于梦想成真。

  对于这个选择,匡亚莉说:“在矿院,我看到老一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待学生的满腔热忱,我入学后一直感动着,我希望能够将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薪火相传,尤其是把老一辈矿院名师的精神传承下去,代代不息。”

  于是,她怀着满腔的工作热忱与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不断琢磨工作方法,虚心向同事请教,工作逐渐开展得有声有色,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但匡亚莉觉得自己的人生轨迹还应发生转变。

  “在辅导员岗位上我的收获很多,但夜深人静时我常常觉得有所遗憾。因为远离专业,远离实验室,就感觉远离了自己的偶像——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而一次德育课最终让她坚定地选择一生站稳三尺讲台。

  “为了讲好那次德育课,我足足花了一个多星期准备资料。上课前,我还有些紧张,怕学生私底下捣蛋,或者偷偷溜走。然而当上课时,我发现所有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看着我,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课讲完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种做老师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匡亚莉说。

  1987年,面对辅导员转岗的抉择,是去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去做专任教师,匡亚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说:“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得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就像做工人,就得站在生产的第一线。”

  于是,她在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复习考研,后顺利转到教研室,并承担了选矿设计这门课。

  时光飞逝,匡亚莉在讲台上这一站就是27年。


永无止境的提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而匡亚莉认为:“这首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开始,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为了站稳讲台,匡亚莉花了一年的时间全程旁听导师刘顺老师授课,汲取他的教育方法与经验,自己也不断琢磨与总结,并尝试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她说:“这门课特别繁琐,学生常常觉得枯燥无味、昏昏欲睡。当时,我走到哪里都想着这事儿,想着如何把课教出点新意,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1993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匡亚莉决定将计算机技术引用到教学中。而当时她对计算机几乎是一窍不通。教学需要的软件,没有;编程需要的设备,没有;计算机用于教学的经验,更没有。然而,匡亚莉毅然要成为用计算机教学中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当年在全校,她第一个使用计算机进行专业绘图,1996年她第一个开展多媒体教学。她笑着说,“我就是有些不太安分,什么新东西都想尝试和探索。”

  而从最初的大胆尝试,到后期的完善成熟,匡亚莉称,是一段疯狂而又艰苦的过程。她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没日没夜地尝试,有时候白天就吃点面包或方便面,晚上就拉个席子睡在实验室,夜里想起来就干些活。而为了筹集经费支撑多媒体教学,匡亚莉几乎是绞尽脑汁,多方筹措,还曾因经费的事情急得躲在被子里面偷偷哭。

  付出终有回报。匡亚莉课题组开发的教学软件,在课堂上使用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也获得了诸多荣誉。如在1997年全国教学大赛中被评为全国工科教学的二等奖,1998年获得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9年,“选矿厂设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匡亚莉不仅仅满足于此,她还大胆地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课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使之成为一整套的教学成果,并且随着专业的时代发展,还注重各类软件的不断升级。为了编程,她自学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BASIC、PASCAL、Authware、lisp、Delphi以及3Dmax、.net……即使是现在花甲之年,也仍在坚持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匡亚莉常常同时使用两台电脑,一台用来播放演示教材,一台用来自己实践。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匡亚莉一直致力于选煤科学技术的专业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合作科研项目、211建设项目等研究项目7项,已经完成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

  为完成科研任务,多年来,她的节假日、寒暑假都是在工程现场,或者是在奔赴工程现场与学校的路上度过。当别人已经围坐一起享受节日的晚餐时,她才刚刚在火车站与接站的爱人和女儿碰面,内心交织着喜悦和内疚。很多企业正是看中匡亚莉这个牌子,才口口相传不远千里向她求教,与她合作。


永远的知心朋友

  在学生的眼中,匡亚莉不仅是学识渊博的良师、长辈,更是可亲可敬的知心朋友。她始终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情怀,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引导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长。

  “老师应是学生信任的朋友、效仿的楷模。大学对于学生而言非常关键,可能老师讲的一句话,就会使学生跟原来不一样,而这一生的命运也可能就不一样。因此,不管老师有多忙多累,都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匡亚莉表情严肃地说。

  因此,匡亚莉总是第一时间责无旁贷地主动关心学生,谁也说不清她究竟帮助了多少人。有一次,一位大三的同学打来电话,焦急地说:“匡老师,我想找您谈谈,我们开始上专业课了,可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好学习本专业课程和选修其他课程的关系,我身边还有部分同学也比较迷茫。”匡亚莉老师立刻约来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后组织党支部和教研室的教师,会同班主任与该年级学生开座谈会,解决学生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很多学生在会后说:“现在我们心里亮堂了!”

  不管教学、科研多繁忙,匡亚莉还是乐于承担班主任工作。她会在学生报到时就预先了解他们的各类信息,如民族、籍贯、学习成绩,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前些年,她了解所带班级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学生,英语基础极其薄弱。一入学她就约谈了该生,鼓励他认真学习,同时还亲自联系了义务家教以及自己的研究生对他进行辅导。该生顺利毕业参加典礼时,激动地跑到匡亚莉的面前,泪流满面地紧紧抱住了她,哽咽地说:“没有您,我就不会顺利毕业。”

  在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时,从学生的选题、设计到论文的撰写以至最终定稿等所有环节,匡亚莉总是给予悉心指导,并及时与学生沟通。匡亚莉常常被学生团团围住请教问题,她总是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直至踏着夜色匆匆回家。在家里,匡亚莉也常常是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不断,经常持续到凌晨。

  有一次毕业实习出发前一天,匡亚莉意外受伤,脚和小腿软组织大面积严重挫伤,医生诊断后要求她卧床休养两星期,但她仍然坚持由学生搀扶着坐车到实习地点。为了保证同学的实习质量和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她强忍着脚部的疼痛,每天在七、八层高的厂房里上上下下,坚持进车间给予同学实际指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的这些,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匡亚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人格教育。

  学生岳远贺说:“匡亚莉老师似乎真的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融入到了自己生命中,一直保持着一个初学者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心态治学。我一直都以匡老师来勉励自己,认真学习。”

  学生周春侠说:“匡亚莉老师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我倍感荣幸,只想对亲爱的匡老师说:‘您要注意休息,别再为了工作的事情忙到凌晨,以后有什么事情,只要您的一个电话,我们都在!’”

  也有很多学生毕业之后,经常写信、打电话向她表示问候,并在信中深情地说:“从匡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格的力量!”


  回顾三十余年的教师生涯,匡亚莉深有体会地说:“我做过7年辅导员、当过6届班主任,主讲1门主干课程26年。我一直把从教当作一种信仰,三尺讲台就是我人生的耕地,我把人生理想、事业追求全部融入其中,希望培育出的是一片茂林。”


    人物档案:匡亚莉(1954.7- ),女,天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综合系选矿专业,2002年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2008年受聘为矿物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为中国矿业大学第11、12届党委委员。主要科研方向为矿物加工过程理论、设计与过程模拟与优化控制。主要研究内容为选煤过程的优化管理、数学模拟与优化控制、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后作为负责人承担4项纵向项目、20余项横向项目的研究。主讲的“选矿厂设计”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江苏省精品课程、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主持的“全方位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专业课各教学环节的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的教材《选煤工艺设计与管理》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主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课件和江苏省优秀教学课件奖励。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高校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徐州市劳动模范”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被SCI/EI收录近10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主持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