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神”是这样炼成的(12.4)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04浏览次数:6830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真、善、美的校园氛围,新闻中心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自今年3月起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寻找最美,传递感动”活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校园内“最美”的典型代表,展现出教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管理服务人员真诚热情、默默奉献,学生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等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为进一步发挥身边“最美”典型的榜样作用,传递正能量,新闻中心对“最美”师生进行了采访。现选取部分个人或团队的先进事迹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独孤求败!

  金庸小说中传奇人物,也是高手的最高境界。

  我校51岁的周道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高手,他被粉丝团誉为“球神”。

  这个名号不是随便叫的,他曾经历时6小时23分25秒,走动中用双脚连续不间断颠球42650个,创造了连续颠球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

  如今,他仍在挑战自我,一次次地刷新自己所创下的纪录,42650个,45066个……

  回顾自己的足球生涯,他轻描淡写地说:因为热爱,所以结缘一生。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并无诀窍,只是认准一条路走到‘黑’”。


因爱与足球结奇缘

  1963年4月,周道华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军人,母亲是某服装厂工会主席,家庭氛围民主。自小喜欢运动的他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足球,并从此一发不可收,与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道华回忆道:“在我七八岁时,妈妈出差去青岛,给我和哥哥买了一个小足球,见到这个黑白相间的球,我们特别喜欢并自此迷上了它,时常早晨或下午放学后就到附近的小学练习,热情还不断高涨。在哥哥的指导协助下,我不仅练习了足球基本功,而且还练习一些高难度动作,如倒钩踢球、鱼跃头球等。”

  随着球技的不断进步,周道华幸运地被选拔进市体校、省青少年队。“虽然当时我们的年龄不大,但是教练的训练方式都是专业化的,专项的战术训练和高强度的对抗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1982年,周道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足球班。据悉,当时北京体育大学在江苏只招15人,其中运动系5人,运动系足球班面向全国也仅招11人。

  开学一个月后,周道华很快就从新生中脱颖而出。在学校的足球联赛中以优异的表现被选进了北京体育大学校队,后来还担任了队长一职。

  四年中,周道华先后参加过全国足球联赛、全国“足协杯”赛、北京市足球联赛等诸多比赛,每次都展现出超人的得分能力和精湛的球技水平,在大二就获得了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荣誉证书。

  而成绩的背后,是周道华“拼命三郎”式的付出。“在烈日曝晒中,我与队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各种传接球、带球和射门;在三九寒冬天里,我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枯燥无味的体能训练。有时候训练结束时,常常连迈腿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与队友互相搀扶。”

  在坚持足球训练的同时,周道华始终没有放松对文化课的学习,他坚信“学习会使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大学四年,周道华的文化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有一学期,我的八门课程全部在90分以上,这样的成绩全年级仅有2人。”周道华自豪地说道。

  回顾大学四年历程,周道华表示,“我开阔了眼界,得到了锻炼,学到了不少知识,对我人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6年,因周道华各方面表现优异,中国矿业大学体育部早早就“瞄”上了他,周道华便成为他们年级被分配的第一人。

  入职后,周道华豪情万丈,积极发挥出专业特长,带领学校师生获得了徐州市大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徐州市首届高校教职工足球联赛第一名、徐州市职工足球联赛第二名等诸多荣誉。

  周道华遗憾地说,“当年学校足球场地有限,有时还要到徐州兄弟院校借足球场地训练,再加上我身体出了点状况,无奈没在喜爱的足球上做出骄人成绩来。”


苦练成高龄球神

  位列足球世界纪录的巅峰,是足球人一直以来的梦想。周道华以完美的颠球技术,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毅力,最终实现了这一夙愿。

  2014年3月2日上午9时58分至下午16时21分25秒,周道华在走动中用双脚连续不间断颠球42650个,用时6小时23分25秒,以超过原世界纪录1.5万个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人生没有极限。”对于取得的成绩,周道华没有止步不前,依然多次尝试挑战和超越自己所创下的颠球世界纪录。11月15日,他用6小时46分的时间,在走动中双脚不间断颠球45066个,刷新了自己所创造的世界纪录。

  相较于足球项目的其他世界纪录创造者而言,如头部连续颠球最多、颠球速度最快、大腿连续颠球最多等,51岁的周道华可谓是最“高龄”的球员。

  如此“高龄”仍荣登世界纪录巅峰,周道华告诉记者,拼的是体力、扎实的基本功夫、坚强的意志,以及一些小技巧。

  近几年,周道华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系统艰苦的训练。体育场管理员吴全生说,“平常周末或没课的时候,周老师都会来操场练习足球,常常来得早,走得晚,练到天黑看不清为止。遇到下雨天,他就在走廊里练习。”“一般出差时,我都会带着球服、球鞋和足球,闲暇之余在宾馆房间里练习颠球,常常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周道华补充说。

  当问及是什么支撑着他克服各种苦难,实现“足球梦”时,周道华深情地说,“当年我和魏吉祥、徐根宝、迟尚斌、胡之刚这些足球名宿(他们是干部进修班的)都在北体学习并相互比赛,后来他们先后担任了中国足协的领导、国家队教练等职,这些人现在年龄大了,但仍然在为中国足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说真话,这些人对我是有影响的,我虽然不能到一线队从事工作了,但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受到的良好训练,为中国足球添光加彩还是可以办到的。另外,我的教练曹镜监,中国第一批足球国际裁判,现已是八十耄耋之年,仍能亲自上场参加足球比赛;我的同班同学孙葆洁,九届足球‘金哨’奖得主、亚足联裁委会委员,他们的精神也激励了我。我相信,将来的我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

  周道华创下颠球世界纪录后,被众多足球粉丝和媒体争相追捧,被封“矿大球神”。他的这一创举,对部分师生心灵触动很大。

  体育学院王涛老师说:“学院体育教师大多是专项出身,但像周老师这样坚持自己的项目,并不停地寻求突破的,为数不多。自周老师破了纪录后,很多人把他树为偶像,学生纷纷要选足球课,足球运动氛围浓郁,对矿大体育事业也是很好的促进。对老师而言,不是说四五十岁就可以吃老本、打打太极拳,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张建春老师说,“周老师虽然今年已50多岁,但仍能连续颠球近七个小时,身体、意志力都经受了很大的考验。他创造了世界纪录后,仍然坚持追求更高成绩,在他的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足球精神。我们作为体育的传播者,由衷地替他感到骄傲。”

  学生宋广龙说:“周老师一直坚持运动、挑战自我,特别让人敬佩,对于我们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文法学院学生张震也说:“我算是一个足球爱好者,体质也不错,可练习一年了也就颠60多个。特别佩服周老师的用功程度。”


做足球布道者

  在周道华看来,足球课程是一门大学绝对有必要开设的课程。他希望以一个“足球布道者”的角色,让更多人了解足球,让更多的学生投身于健康运动之中。

  “我上课不是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希望传播足球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足球的基本技术要领和基本规则。希望学生上完课后,可以看懂大小赛事的足球比赛,能够比较规范地踢上几脚球,这样就足矣。”周道华说。

  周道华的课程特别“火”,尽管每学期开设八个班级,但名额依旧抢手。每次选课时,周道华的粉丝或者足球迷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选周道华的课,选上的学生得意洋洋,选不上的学生不免失落。

  在教学方法上,周道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常常一边讲解理论,一边进行示范。深入浅出的理论阐释、形如流水的动作示范,常常赢得学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足球的热情。

  周道华还注重根据学生足球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因材施教和个别辅导。他不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踢球,在课后也是学生或教工足球队比赛中的常客。

  在教学评价时,周道华的课总是被学生评为优秀。

  记者在翻看周道华为足球课程安排拟写的教案时,发现计划规整完善,言语条理清晰,再次证明了周道华对足球教学的重视、对学生负责的真诚。

  “周老师给学生讲解足球理论非常清晰,包括足球发展趋势、世界足球的发展现状和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他的示范也非常到位,不管是头顶球还是带球、射门等一系列技术都非常精彩。有时候,我们一起上课,也相互交流,常常让我受益良多。”王涛老师无比佩服地说。

  张玉超老师说:“周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传授足球技术,帮助学生获得一种体育技能,养成一种锻炼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可能会受益终身。而他过硬的足球技术,也让学生非常信服,教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正跟随周道华学习的学生叶飞凤说,“我们班现在30个人,5个女生。对于性别不同、水平有差别的学生,周老师都会区别对待,保证每个人都能学有所获。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周老师几乎每节早课前都会细心询问大家‘是否吃过早饭?’、‘冷不冷?’等,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学生方根胜说:“周老师上课时总是会先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详细的理论讲解,每个动作都会亲自示范,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他还会手把手地教。能够跟随周老师上三学期足球课,感觉很幸运很幸福。”


  铅刀贵一割,锐意进取;梦想骋良图,持之以恒。周道华拼搏成就梦想的足球精神仍将继续鼓舞着身边的人。我们期待有朝一日,周道华能够站在一个更高更大的舞台上,带给我们更大的震撼和对奋斗人生更完美的诠释。


  “寻找最美”系列报道:

  1.把从教当作一种信仰——记“全国模范教师”化工学院匡亚莉教授

  2.拾掇青春,辉映缤纷——记“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孙越崎学院郭红军

  3.“好人学院”寻“老郭”——记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鹏

   4.那个陪学生看流星雨的大男孩——记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决赛一等奖获得者理学院石礼伟老师

  5.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记后勤集团昌湖物业家属区主管杨俊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