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海归】绿叶对根的情谊

——记我校矿业学院张磊副教授
发布者:刘勇发布时间:2016-12-06浏览次数:5352


1986年12月出生的张磊,23岁获得本科学位,24岁远赴澳大利亚求学,26岁完成博士论文,27岁获得博士学位,28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对于自己的成长,张磊深情地表示,“我的一切都是母校给予的,有幸回到母校工作,我感到很自豪也很温暖。”


为学科技,飘洋过海留学澳洲

一张大学生的脸庞,斯文的黑框眼镜,干净的白衬衫,显得年轻而充满朝气,让人难以将张磊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系起来。三十年前,张磊出生于山西平遥的一个城镇家庭。因从小贪玩,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直至初二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班主任曾笑着调侃说,“张磊是一匹黑马,跑得快、学得好!”勤奋刻苦圆了他考入重点高中的梦,在高中三年里,张磊始终刻苦学习、勤奋努力。为了学好英语,在老师的建议下,他把听口语磁带,学习磁带发音作为突破口,并背诵了“新概念英语2”中的所有文章。成为全年级英语学习的佼佼者。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张磊毫不犹豫地把矿大作为了第一志愿。他自豪地说,“我们山西是个采煤大省,矿大在我们山西很有影响力,号称是‘山西人眼中的小清华’,所以我就报了矿大。”然而,采矿专业并不是张磊当时填报的第一志愿专业,对于被调剂到该专业,他觉得这是他与采矿的缘分。当从矿大招办处获知,采矿专业是学校的龙头学科,教学科研,师资力量等都非常好,且学费还减半,这让张磊全家人倍感欣慰。入学后,张磊发现采矿工程专业的确如此,就愈加觉得自己幸运,也更加珍惜学习机会。本科第二年,担任了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2009年张磊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矿业学院,成为屠世浩教授的研究生,后通过严格的雅思考试,优先获得了公派留学攻读博士的资格。张磊回忆到:“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Naj Aziz教授对我有知遇之恩。记得当时申请到奖学金后给教授发邮件,教授给我回了第一封邮件,说‘Just come here, I will help you!’我非常激动,教授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而之所以能够得到澳洲导师的青睐,主要是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契合。我记得当时联系Naj Aziz教授的第一封邮件,教授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Lei Zhang, do you have the interest in the gas drainage and coal and gas outburst’,导师没有更多关注我的学习成绩、科研状况,只是问我是否对瓦斯抽采和煤与瓦斯突出感兴趣。煤矿瓦斯灾害是我国煤矿面临的严峻挑战,煤与瓦斯共采是采矿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我是采矿学科的,对此非常感兴趣,之后就与导师有了更深入地交流”。

2010年2月,年仅24岁的张磊飘洋过海,孤身一人来到了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说:“澳洲非常流行双导师制,我服从导师安排,幸运地加入了Tingxiang Ren教授和Naj Aziz教授的研究团队,两位导师对我的学业与生活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到了温暖无比的师生情”。张磊勤奋刻苦,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博士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并于2013年获得卧龙岗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学位。张磊绝口不提其中的艰辛,但对于这个结果,他每每想起总是充满自豪。


回归母校,事业发展快速起步

回归母校,报效祖国,始终是张磊的第一选择。他说:“矿大是母校,我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我本身学的是采矿专业,学校在这方面具备全国乃至世界极好的教学研发平台,所以无论是从个人情感还是专业发展来说,矿大都是我不二的选择。”2014年2月28日,张磊以教师的身份回到矿大,投入了母校的怀抱,这是他终生难以忘怀的日子。

从澳大利亚回到中国,回到母校,从学生成了教师,张磊开始也有过担心,但面对熟悉的校园,可敬的师长和可亲的同事,让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新角色,开始了他全新的教学科研工作。张磊充满感激地说,“我们学校有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好传统,我一直都是在屠世浩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引领下,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老师不仅教我们脚踏实地搞科研,更教我们清白干净做好人。

张磊在攻读博士阶段,主要是以实验研究为主,而回来之后面临的困难是,如果实验用公用仪器的话,在效率、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等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学校依托采矿工程优势学科,购置了两套仪器,建立了瓦斯吸附渗流和注气驱替瓦斯基础研究的硬件系统,建立了属于自己团队的实验室。学校有科研启动经费和启航计划,在科研启动上也给予了有力的资金支持,确保了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2014年,张磊获得了江苏省青年基金,把博士以来积累的成果也以四篇SCI论文先后发表,并主持了校教改项目,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进展都非常顺利。近两年,张磊又连续主持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了包括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内的四篇SCI论文和四篇教改论文。


教书育人,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

教学科研、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张磊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责任,教师尤以教学为重。”为此,在教学上,他积极发挥留学背景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国际化教学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积极地探索。无论是“采矿概论”课,还是“现代采矿技术”课,张磊从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均进行了大胆尝试。尤其在“现代采矿技术”双语课程的教学方面,尝试小班授课方式,广泛运用演讲教学法、提问启发法、随堂测验法等,教学评价优秀,并有三项教改项目成功立项,同时获得了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针对“现代采矿技术”双语课,没有直接可以利用的教材,张磊就与其他几位教师联手,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现有资料,一起编写讲义,反复修改制作PPT,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上下功夫。并积极筹备出版适合我国国情的全英文采矿教材。真可谓“讲台一分钟,台下用足功”。为了讲好这门课程,张磊不惜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开设“现代采矿技术”双语课程,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继续开展研究或走入国际化大企业、出席国际会议等提供很好的知识支撑。其次,解决了学生学习“采矿概论”和“ 现代采矿技术”时对相关专业术语只知汉语但对应的英语模糊不清的实际问题。通过双语课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外产煤占的比重、技术的先进程度,以及开采条件和开采方法等知识,真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张磊说:“因为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在推动双语教学方面,我有能力、有义务做得更多更好一些。”而为了保持良好的英语水平,张磊每天坚持听英语节目和练习口语,从不懈怠。

张磊对自己指导的两名研究生也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生活上关心爱护,学术指导上严谨认真,张磊经常深入实验室,悉心指导学生。研究生郝定溢说,“记得在毕业开题答辩前一天,为了更好地检查准备情况,张磊老师抽出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让我进行模拟开题答辩,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给出了很好的建议。”研究生叶志伟说,“论文中的标点、图表中的注释、引文细节,老师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我深切感受到了老师严谨的学术作风。另外,在讨论学术问题时,总能感受到老师苏格拉底式反诘后的脑洞大开,然后引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张磊表示,自己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特别要虚心学习有教学经验老师的为师之道和教学之法,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而让人欣喜的是:张磊指导的2名研究生,今年分别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其中一个学生还自己主持上万元的省级项目,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果,张磊说他由衷地高兴!

张磊深情地告诉我们:“我从矿大出发,求学澳洲,又从澳洲回归母校,是因为自己始终未忘初心。绿叶对根除了情谊,更需感恩和报答,母校矿大和各位恩师对我培养教育的这份情,我必须用更加勤奋努力的工作来报答。”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