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依靠科技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10-13浏览次数:60

 

    中国矿业大学李桂臣和王亮两位博士近日正式进驻淮北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标志着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运作。凭借新平台,淮北矿业科技研发增添新活力,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淮北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瓦斯赋存压力大,顶板、水、火等自然灾害严重,是全国有名的难采矿区。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洪伯潜、彭苏萍和国家瓦斯治理专家余启香教授等对淮北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开采技术研究颇为关注,多次到淮北矿业指导工作。他们认为,在淮北矿区开展技术研究非常有意义,研究成果代表着国内乃至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企业要发展,科技须先行。针对特殊复杂的地质条件,淮北矿业坚持开展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先后与中国矿大、煤科总院共建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等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08年以来相继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采煤工艺改革、瓦斯综合治理、煤与瓦斯共采、水害防治、软岩巷道围岩综合治理等技术都走在同行业前列。20062010年,淮北矿业有183项科技成果通过集团公司以上级鉴定(验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行业级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7项。获国家级创新成果2项,省部级创新成果33项。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矿区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深井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区域性瓦斯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构建了以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为核心,瓦斯灾害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管理保障相结合的深井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煤炭行业强制性安全标准,实现了深井突出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推动了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科技进步和安全生产;获中国煤炭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的《复杂煤层现代实用开采技术模式研究》成果,系统地进行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开采技术模式研究与工程实践,研发了以"高工作阻力、大功率、高性能"为特征的"三软"煤层综采、综放系列支架及配套装备,形成了淮北矿区高瓦斯极软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等技术模式并成功在矿区推广应用,与国内外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相比,其机械化程度、资源回收率和煤炭产量等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

    淮北矿业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院的研发平台,通过加强产学研联合,不断对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掌握了一批行业领先、具有淮北矿业特色的核心技术,科技创新也为淮北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高效开采取得重大突破,采煤、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由2005年的65%7%提高至目前的90%36%,实现了由炮采炮掘为主向机械化生产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全公司原煤生产能力接近4000万吨,是2005年的2倍;2010年销售收入322亿元,是2005年的2.7倍,主要经济指标全部翻番,五年再造了一个新淮矿。

    淮北矿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经济总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实现"88841"(原煤产量8000万吨,销售收入800亿元,职工收入8万元)目标,倾力打造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双千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为实现发展目标,淮北矿业提出,"十二五"期间,改造落后技术产品和采煤工艺,提高煤矿技术装备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45%;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力争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0%以上,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在省内,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5%以上,综掘机械化程度达到45%以上;在省外,采、掘机械化程度均要达到100%,在省外矿区创建千万吨工作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快矿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矿井生产运行自动化。 王敬华

    

 

 

新闻来源:新华网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