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自坚持——记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矿业学院刘长友教授

发布者:卢进丽发布时间:2019-11-11浏览次数:3451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主持完成教育部“九五”、“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6部,这些只是刘长友个人成就的一部分。
  这一切优秀成果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持之以恒的努力付出。

  

    梦想启航:责任担当的成长之路

    1982年,刘长友进入中国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就读。初进大学的他对煤矿一无所知。在徐州庞庄煤矿的第一次下井实习,让他有了对于矿山的初步认识。无论是井下恶劣艰苦的环境,还是当时不够完备的安全保障,都令他一度有专业情绪。
  最后,巨大的勇气让他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对煤矿最初的抵触与排斥。他回忆说:“既然必须有人来研究煤矿,那由我来做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随着对专业课的不断学习,和多次实习对煤矿的深入了解,他渐渐地真正爱上了煤矿,也喜欢上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而更重要的,还是那一份强烈的责任感。他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应当有所作为,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改变初见时的落后状况,让煤矿有所改变、有所发展,只有不断坚持,才能体现自己作为一名采矿专业研究人员的价值。
  1989年硕士毕业后,他留在中国矿业大学采矿系成为了一名青年教师,并于2000年担任采矿系系主任。2007年底,时值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他根据学校的安排,来到新建立的煤炭博物馆担任首届馆长。创立尹始,博物馆里空空荡荡,没有半件展品,在刘长友的努力下,博物馆在2009年10月16号开馆,前后总历时不到两年。而如今,煤炭博物馆已拥有自然陈列馆、校史馆、煤炭企业馆、艺术馆等多个展馆,不仅主题充足,内容也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这一切,离不开首届馆长刘长友的努力。

  

    持之以恒:坚守创新的科研之路

    科研工作是刘长友一直坚守的事情:“科研注重坚守,需要创新,要求我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研究新的东西来适应时代发展。”认真的眼神,诠释出刘长友对科研工作的执着,从研究生到现在,他唯一不变的便是对科研的热情。
  多年来,刘长友一直从事矿山方面研究,研究生时期曾跟随导师一起做关于采场矿山压力的研究,后来随着煤炭开采条件的复杂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开采、坚硬顶板失稳致灾的智能预控以及大采高综采和综放开采成为他关注的热点和研究方向。刘长友和他的研究团队发明的钻孔承压爆破技术使爆破效率大幅提高,并减少了火花和粉尘,因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992年,刘长友还是一名讲师,曾去抚顺的一个老矿井进行井下观测。早上6点到矿井更换下井工作服,乘坐矿区的小火车四十多分钟到达距离井田边界井口最近的火车站点,然后再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达井口下井观测,回来时因为火车只在有限的时间段通行,所以只能步行近两个小时回到矿上;下午到技术科进行交流、座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现场的技术问题。如今回想起,刘长友还记忆犹新:“每天除了井下观测,还要走很长时间的路,真的很辛苦。”在晚上,刘长友还会阅读大量文献并做相应笔记,为当时的研究丰富理论知识,也为之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在那以后的很长时间里,甚至直到现在,我都受益于当时所汲取的知识。”刘长友说。
  谈起近期的研究,刘长友介绍了放顶煤开采技术中的煤矸智能识别研究。由于常规的技术无法自动识别矸石和煤炭,只能靠人工放煤的方式,无法控制混矸,使煤炭灰分增加,刘长友通过长期的研究和现场实践,在煤矸的自动识别方面取得了突破,为智能化综放开采奠定了基础。以此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山西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他说:“我们科研就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理论分析和攻关研究,形成关键技术,再投入到现场实际工作当中去解决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就是这个道理。”

  

    严谨认真:勤勤恳恳的不凡之路

    闲暇之时,刘长友除了跑步,听听音乐,还会常常和其他老师一起打网球。谈及此,他表示:“虽然现在工作很忙,但经常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也有利于科研和教学工作。”
  与辅导员老师的相遇,也为他的进步和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无论是老师提出的永远不服输、永远不向困难低头、永远争第一的“三永远精神”,还是他优秀的人格魅力、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都对刘长友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自己的学生,刘长友不会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而是善于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关心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状态,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和报告会,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
  认真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余,作为一名优秀的业内科研工作者,刘长友还担任了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的编委和煤炭学会理事。平日的审稿,他都会认真评审,做好把关。而对于期刊整体的发展,他也一直出谋划策,提出意见。“期刊代表了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也代表了学校的学术实力,我有义务将这份工作做好。”这份工作,他已经连任数届,工作十余年。

    在煤炭学会方面,他既是煤炭学会理事,还是开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开采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起就一直挂靠在中国矿业大学,主任委员也是采矿界的前辈专家担任。如今由他接棒,他势必要将这份工作做好。刘长友还表示,科研是很苦的差事,要有恒心、能够坚持,才是最重要的,“成功源自坚持。”  

新闻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 王灏 赵营 魏祥瑞 摄影:责任编辑:卢进丽审核:刘尊旭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