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山而居

发布者:卢进丽发布时间:2017-05-31浏览次数:1505

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人生的至美当是一边行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你的一生当是芬芳而美丽的。”人生路上难免会受沿途种种牵绊,而如何能将一路走得芬芳遍地呢?

那么择一处青山,洗尽铅华,安然而居,便显得尤为重要!

古语有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人生选择往往受周围环境的牵制,而一生志趣也难免随着个人的境遇和经历的变迁而改变。不然为何孟母要不辞辛苦,三择其邻?为何李清照早年诗词清爽洒脱,晚年抑郁忧伤?为何齐白石早年画虾六段,晚年五段?其诸多变化,于其对生活的抗争与挣扎有着千丝万缕,潜移默化的联系。

而环境的影响虽然细微至不可捉摸,但其力量亦是不可遏制的,常人于之,亦不过螳臂当车。曾经的诗情漫怀的顾城不顾现实的无奈,执意反抗,都不免化作激流岛的一朵浪花,常人又何以异?

对此番悲剧,人们深深知晓环境的力量巨大。面对现实的无奈,热情如火的北岛也只得在《波兰来客》中写下:“我们深夜举杯,杯子碰撞到一起是梦破碎的声音。”

而深知这一切后,社会上又涌现出一批效法陶渊明和梭罗的人,想于青山绿水中,去觅得武陵桃源的悠然惬意。

而于此,我自认为是不必的。想觅得一块适宜的环境,给心一个尘世中安稳的栖息之地,又何必非要退隐林间,偃仰啸歌呢?与之相反,我更欣赏林徽因先生曾经说过的:“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烦嚣,而是在内心修蕃筑篱,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在内心修蕃筑篱,则纵使于闹市之中,也能觅得几分安稳。择山而居,更是于内心建一座青山绿水,每日徜徉其中,所见的又怎么不会是鲜花怒马的美丽呢?

正因为于内心择了一处青山,处在逼仄的牢笼之中的波依提乌斯仍能慨然写下《哲学史》;饱经眼疾折磨,辗转欧洲的乔伊斯还能于欧洲文坛觅得挑战意识流风格的圣地;身患癫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能于西伯利亚的严寒之地去勾画俄国的未来……若内心有处青山可居,生活百般苦难又如何?

择山而居,在内心青山绿水之中,去勾画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鲜花之城!

新闻来源:土木学院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