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师 ——陪同陈清如院士去美国参加国际选煤大会侧记

发布者:宋丹丹发布时间:2010-05-19浏览次数:10

4月25日至29日,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在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召开,我有幸全程陪同陈清如院士参会并顺访肯塔基大学。从准备出国开始,我的精神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我最为担心的是陈老师身体,陈老师今年已有85高龄,是否能承受得起路途的奔波和参会的劳累?我在心里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直到会议结束,我们一行五人平安回国,确定陈老师身体安然无恙,我的这口气才松了下来。

回想参会的前前后后,我一直被一种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一直如潮水般不断地翻腾着。陈老师坚韧不拔的毅力、一丝不苟的精神、博大无私的爱国情怀特别是面对荣誉的谦逊和感恩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陈老师笔直坚强的身影在我心目中越来越高大,大师的风范使我感动,更使我感受到一种力量!

毅然赴美,不辞辛劳

去美国参加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在最初的议程上,没有陈老师出国这件事,因为陈老师年事已高,比较远的活动一般不会参加,更不要说出国了。但有一天,陈老师跟我说收到了美国方面关于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的通知,并说自己考虑考虑再定。大概过了一天半的时间,陈老师就给我打电话,他说:“我决定去开会”,虽然这个话说得很平淡,但语气很坚定。陈老师被称为“干法选煤之父”,长期致力于推动干法选煤技术发展,本次大会设干法选煤的分会场并让其担任主席,应该说是02年我校举办首届国际干法选煤会议的继续。我深知陈老师做出这个决定的用意与所付出的努力。说实在的,能和陈老师一起去参加国际选煤大会——这个煤炭行业的一大盛会,我自然激动不已。但是,担心也是有的。陈老师年事已高,20多年前因患肾癌切除了左肾,近年来心脏又出了些问题,一次出国归来还因为过度疲劳导致视网膜脱落……办公室人员、老领导都纷纷劝阻陈老师,但我知道,老爷子不轻易做决定,但凡做了决定,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不可改变的。而我要做的,是陪同好陈老师。

然而出国体检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陈老师被检查出心脏房颤,这是过去急救过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担忧又浮上心头,陈老师自己却依旧坚定。陈老师客观分析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么些年来自己一直坚持正常工作,过去发生的房颤是由当时生活环境的突然变故所引发的,之后身体一直稳定。陈老师也要求自己,充分休息保持体力,“一上飞机就睡觉”来缓解长途飞行的劳顿。

体检刚过关,签证又出了问题。我们签证办得比较晚,上海领事馆约的5月6号才能面签,那自然是赶不上4月25号的会了。那时候我心底里还犯嘀咕,要是我一个人就不去了,不想再折腾这个麻烦事。经过多方努力,跟省外办三次约面签时间,才保证我们正常的参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是陈老师明确和坚定态度,促成了我们矿大代表团的出访与参会。签证过程中,陈老师特别做了认真的准备,包括请学校开具正常工作证明,美方提供三份邀请函等。通过体检和签证这两件事,我深切体味到了陈老师坚韧的品性,所以我说陈老师“毅然赴美”,一点也不为过。

从徐州到上海转机前往芝加哥,再坐小飞机抵达列克星敦,总的航程有13000多公里,时间花费了22个多小时,也就是一天一夜,实际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从芝加哥到列克星敦,我们坐的是50人的小飞机,陈老师刚好是最后一个位置,我们都跟他抢,让他坐前面去,陈老坚持说没关系。那天当地在下雨,飞机实际颠簸得厉害,有两次我都看到了雷鸣电闪,最后还晚点了三个小时。这种长途的疲劳是谁都受不了的,我心里放心不下,一次次过去看陈老师,他都在休息,陈老一路上表现得都很好,他自己也很慎重,一点也不打马虎眼。后来开完会回国的时候也是如此,还坚持参加了上海会议。

担任主席,认真点评

这届国际选煤大会共有来自18个国家的约500名人员参加,中国代表有70余名,22个分会中,4名中国代表分别担任分会场主席,我作为分会主席主持了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分会,陈老师作为分会主席主持了干法选煤技术分会。

尽管争取到这么一次难得的出国机会,但陈老师还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会议中去。陈老师明确说,我们是去开会的,时间再紧,首先要保证开会。他给我们定的行程是提前一天到会,会议结束后剩下的半天时间去访问肯塔基大学,然后回国。我们是第一批到达会议地点,最后离开会议地点。我们同行的张海军博士与桂夏辉博士都是第一次出国,也为陈老师的敬业与专注精神打动,始终陪着陈老师而放弃去游玩。

作为分会主席,陈老师是少有的几个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包括主持词,都认认真真做成书面形式的,这种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作为会议主持,陈老师一字一顿,将会场控制得有条有理,他声音洪亮、清晰,让全场的人都肃然起敬。一位长者气宇轩昂地站在主席台上,抑扬顿挫地主持,一针见血地点评,撇开内容不讲,他的神态所表现出来的镇定自若的气质已让人折服,让人感觉到他背后强大的国家与民族。

而真正精彩的是陈老师的会议总结点评,深入透彻的分析,倾注了他对选煤事业的深厚感情,也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与尊重,会场响起了热烈掌声。为做好这次会议主持,陈老师在会前反复阅读了报告者的论文,虽然这也是应该的,但他坐在写字台前的那份认真给我们脑海中刻下了深刻的影像。作为会议主持,当天早上7点至8点要开一个早餐会,6点半需从驻地出发。我们建议陈老师不去参加早餐会或由我们同行的年轻人代替,陈老师不同意。那天早上我因为劳顿再加上时差的缘故,七点醒来去看他时,才知陈老师已六点半准时出发赶往会场了,惭愧与内疚一下涌上我的心头。

陈老师是本次会议参加者中年龄最大的。他不仅全程参加了会议,还展现了中国选煤学者的自信与活跃。这次会议上有陈老师韩国、土耳其、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朋友,老友相见的场面非常感人。在返回宾馆的大巴上,陈老师与一批俄罗斯学者相见,回忆当年留学苏联的情景,大家一起唱起了俄罗斯民歌。此情此景,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接受大奖,心怀壮志

本届大会上,陈院士被授予了首次设立的国际选煤大会组委会主席“终身成就奖”。这个奖是由本届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首次设立的,用来奖励国际上在选煤领域取得卓越学术成就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是目前国际选煤界最高的个人科技成就奖。看得出来,陈老师对获得这个奖非常高兴,但更感受到他的谦逊与胸怀!在颁奖典礼上,陈老师说,“这个荣誉首先属于祖国、科研团队、矿大和国际选煤大会所有会员”。他还特别深情地表态:“我虽已85岁了,我还将继续为我热爱的选煤事业奋斗终生。”这也让我想起他在庆祝他80大寿时的讲话,他说,我的生命从80岁开始。是呀,这五年来,陈老师一直工作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一直为干法选煤与洁净煤事业发展奔波。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到的。张飙先生的词《东坡羊》,应该是陈老师这种学术与人生境界的最好写照:情播山美,魂种河媚,聪智凝铸扫天彗。历惊危,甘憔悴,千矿无尘心自醉。纯纯寰球炽爱垒。人,清如水。天,清如水。

德基州的“草”与“马”是世界知名的。今年的国际赛马大会就在列克星顿举行。国际选煤大会的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就是在列克星顿马场举行的。我们按照大会的组织参观了马博物馆、观看了马术表演、乘坐马车游览了草场,特别是去观看了冠军马。中国人赞赏“老黄牛”,但我们看到几只冠军马,特别是一匹二十三岁的老马(相当于人的年龄九十五岁)时,此情此景,也令我们感触颇多。在马场,我们看到了陈老师年轻且活跃的身影,也听到了他低吟的初中语文老师的赠别诗:蹄声得得鼓楼前,旧话于今卅五年。最是拢人清夜梦,莫愁湖畔草芊芊。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去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30亿吨,煤炭入选量超过12亿吨。应该说,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选煤大国与强国。在整个国际选煤大会上,陈院士与中国代表团都受到特别的礼遇。4月26日,肯塔基州政府专为中国代表团举办的“中国之夜”招待晚会,并授予陈院士“肯塔基上校奖”。该奖项是肯塔基州授予有杰出贡献人士的一种最高荣誉称号,前州长为陈院士颁奖。应该说,这是一个难忘之夜,中国选煤界的大聚会,我们共同为陈老师,也为我们每个人庆祝。代表团中,矿大人占了一半,一位居美的矿大女校友生完小孩还没满月,就自己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参加聚会。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矿大人,作为选煤人,特别是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参观学习,一程不落

除了旅途劳顿外,日程安排对陈老师的年龄来讲,也是一种考验。早在参会之前,陈老师就明确说:“我们就是去开这个会的。”我们放弃了随中国代表团到外地旅游参观,一程不落地全部参加了会议日程。每天的日程是起早贪黑一点也不夸张。我们没有去参观,始终陪着陈老师,近距离感受到一位大家的风范,这对人的一生来讲可能是更重要的。我们希望陈老师每天取消一两个日程安排,保证休息,陈老师总是一句话:“要参加,累了就坐下来歇歇。”

4月29日上午会议结束后,剩下下午半天时间去参观了肯塔基大学。我们首先建议陈老师在家休息,以保证第二天清早开始的回国长途旅行。陈老师与我们在外面就过午餐后,就直奔肯塔基大学,参观图书馆,参观选矿实验室与材料实验室,与矿大学生座谈,陈老师都兴致勃勃地走在前面。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陈老师的腿都走疼了,我们就与陈老师商量,取消另一半行程,不去参观肯塔基大学能源研究中心。陈老师坚决地说,“去”。就这样,我们驱车半小时,赶在人家下班前赶到了能源研究中心。能源研究中心是一个五层大楼,从一层到五层参观,陈老师是一层都没漏。他走不动了,我们每到一处先给他找凳子坐,让陈老师闭会眼睛养会神,我们再换个地方。就这样,陈老师和我们一起走完了全程。当时看到陈老师有点疲惫地行走,我真的担心陈老师第二天的行程。陈老师出国前是专门在家休息几天,这可好,到了晚上六点多还没有结束参观。尽管大家都很累,但两个多小时的能源中心参观使我们收获很大。煤化工、生物制能、新能源、二氧化碳捕集与埋存,他们的研究条件、试验室氛围与文化、各个方面取得的进展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次参观给我们此次参会的重要收获,因为我们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陈老师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回徐州的汽车上,我收到了陈老师从上海发的短信。他说:“炯天,谢谢你和几位年轻人的陪伴,使我完成了此次的美国之行。”我的眼睛润湿了……应该表达感谢的是我们,是我们同行的几位年轻人。没有前辈的努力,就没有我们选煤的快速发展与重要的国际地位!没有前辈的培养,就没有我们年轻一代的成长,是你们把我们培养起来,并带领我们走向世界。这次有幸跟陈老师一起去开选煤大会,使我们开阔眼界,更使我们受到教育,我们近距离感受了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范!我由衷地说一声:“陈老师,谢谢您!”

借此机会,感谢此次同行陪伴陈老师的曹亦俊教授、张海军博士、桂夏辉博士。

新闻来源:刘炯天摄影:责任编辑:李居铭审核:刘尧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