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山东烟台圆满闭幕,我校参赛团队获得1金1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
材料与物理学院徐欢负责的“微塑料零残留生物降解农用膜”项目获金奖,团队研发的高阻隔低成本生物降解农膜,可有效替代传统石油基不可降解农膜,在马铃薯、大蒜、花生、烟草种植生产上已显示出良好保温保水保墒效果,是从根源上解决塑料/微塑料残留污染的有效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减少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压力。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深地国重赵世森负责的“泉域复杂环境地铁绿色建造技术”项目获银奖,项目研制了泉域地层环境友好型系列绿色渣土改良剂,提出了泉域复杂环境地层匹配性盾构渣土改良技术体系。项目成果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20余项,论文10余篇。项目打破了技术壁垒,成功解决了济南地铁、深圳地铁、长春地铁、武汉地铁等国内多条地铁盾构隧道建设难题,助力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煤炭国重蔡武负责的“深地微震监测与工程灾害智能预警”项目获铜奖,项目研发了井地一体微震监测与联合分析技术、理论模型与数据驱动融合的全时空预测技术、双源CT探测装备与成像预测技术以及深地工程灾害风险智能判识与多参量监测预警云平台。研究成果在《Engineering》《Int. J. Rock Mech. Min.》《地球物理学报》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件,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山东、陕西、甘肃、江苏、内蒙等省区26个矿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煤矿进行了推广应用。
化工学院周晨阳负责的“新一代气固流态化高效干法分选密度调控技术”项目获铜奖,项目开发了Geldart A类的磁铁矿粉与Geldart C超细煤粉组成的新型微细加重质,有效改善了加重质的流化质量,提高了分选密度的稳定调控范围,实现气固流态化煤炭分选的过程强化。研究成果在《Engineering》《CEJ》《Fundamenta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内外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鉴定,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水平,为解决我国干旱缺水地区煤炭分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智汇赋能发展 博创引领未来”为主题,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四个组别,每个组别设置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等7个赛道,共吸引来自全国43个组队单位(省、直辖市)的超6200个团队项目、2.5万人报名参赛,经预选推荐和全国复赛,1457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博士后全国性赛事。
此次4个项目获奖,不仅展现了我校在博士后人才引育工作的突出成效,也充分表明了我校为博士后科研群体创造的优异科研平台和成长环境。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博士后人才引育工作,博士后队伍已成长为学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是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