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如今,煤炭行业高校为行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培养了大量优质人才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人才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智慧矿山建设等领域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解决好“艰苦行业招生难、就业意愿低”这道煤炭行业人才培养难题,显得急迫而重要。
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开采条件要复杂许多。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提出的煤炭科学产能理论推算,我国当前所开采的煤炭非科学产能部分占比仍然较高。但是,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特征,以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能源刚需,决定了煤炭作为战略资源不可或缺。然而,能源资源行业特别是煤炭行业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加上不少家长和考生对煤炭行业了解不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招生困难、对口就业不理想的局面。
如何可持续培养煤炭行业高质量人才?这需要国家、行业、企业、家庭、学校等多维度共同发力。
就目前情况来看,矿业类专业考生报考意愿不强。这就需要国家从招生政策上为艰苦行业主体专业开辟“绿色通道”,比如采取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提前录取、定向就业、学费减免等方式。同时,煤炭行业高校也要讲好挺起能源报国脊梁的“矿业故事”,讲好青春在基层闪光的“奋斗故事”,呼吁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开发矿业,开采光明”的行列,共同书写大国矿业、青春有为的答卷。
信息化、智能化矿山建设等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煤炭行业高校积极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谱系,在做好绿色开采、岩层控制等传统优势领域的基础上,融合新技术助力智能采矿,拓展煤系伴生资源开发、流态化开采等新方向,加快启动符合行业转型升级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煤矿智能化人才,不是传统采矿知识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诸多交叉学科理论与技术在煤矿开采不同场景下产生“化学反应”后的新工科。绿色智能矿山已成行业发展共识,许多煤炭企业纷纷发布新政“邀约”人才,然而这既需要一定成长周期,更需要培养体系的持续完善;既是行业高校、矿山企业“共同体”相互参与协同发力的结果,亦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产学研一体化的进阶过程。
“卓越工程师短缺”是煤炭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又一难题。煤炭行业不仅需要精通理论的“论道者”,亦需要技术过硬的“实践派。当前,煤炭行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体专业的实习实践。一方面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又满足学生实地实景实习需求,这确实对企业和高校双方都提出了挑战,在政策、制度和资源等配套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难免存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出现“缩水”现象,这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更对学生到煤矿工作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解决煤炭行业实践育人环节中的突出问题方面,中国矿业大学做出了积极尝试。秉承“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探索形成了“学、思、用、创、育”的实践育人理念,构建了“四融合、三协同”(理实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德行融合,组织协同、机制协同、资源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取得了突出的理论与实践成效,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实践创新中成长成才,在理念、体系、成效等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的改革前列,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高校不仅有一大批“井下教授”,而且还聘任煤炭企业工程技术人才为指导教师,让产业的最新变化映射到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中,真正让学生上得了矿山、学得到千货,锤炼真本领。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一段时间里,“革煤炭的命”“学煤没有前途”等论调甚嚣尘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煤炭“压舱石”作用,还将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碳达峰前20年,预计煤炭消费量将保持在35亿吨/年左右,煤炭的支撑作用仍然举足轻重;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基于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考虑,煤炭依然会保持一定规模的生产和消费。煤炭科学产能和清洁低碳利用,重点是推进“技术为王”的科技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首次提出“负碳高效充填开采”全新技术构想,可望在全球率先形成“煤炭负碳开采、低碳利用”的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自身就实现碳中和”的新格局。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意味着现在要大幅退出煤炭。学煤不是没有前途,反而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煤炭开采技术革新日新月异,颠覆性理论与技术亟待突破,现有的煤炭行业人才体系急需完善,不仅应具备煤炭开采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与化学、材料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我国能源资源战略安全储备新型煤炭行业工程人才。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煤炭行业在我国工业体系中占有基础支配地位,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压舱石”与“定海神针”。煤炭行业绿色智能高效开采,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煤炭高等教育尤其要在培养留得住、肯吃苦、能战斗的工程人才上下足功夫。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强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