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素履之往》中有短短一句“葱油面饼的热香,最人间味。”人间味这般惊艳的词汇,没人形容得出究竟是何种味,但读来便令人心驰神往,念念不忘。
诚然,烹饪书籍写得出最精确无误的调配比例,最恰当的时间火候,可那些深深烙印在每个人记忆中的味道,从来不在纸页之间。人间味,这个模糊且朦胧的概念,却说尽了人们对味的终极追求。
至味,在人间。
我常常思忖,所谓人间味,实已超越了味觉本身。人间味,是菜肴本身与人间生活的融合。因为那些对美的期许,对文化的传承,那些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成为了系着食物与心灵的红线,味才更增添了一层无可取代的特殊意味,故而长久地停驻在回忆里,随岁月的渲染烙印下难以释怀的极致之美。
随着一声带四川口音的吆喝,李子柒与奶奶相对而坐,品尝着全部由她们亲手做成的午饭,大山的土地、古老的灶头、石磨,李子柒与奶奶简单得无以复加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被镜头记录下来,爆红了网络,我想全国网友无限向往的不仅仅是他们碗里精致健康的食物,更是在大山之中,李子柒与奶奶相伴生活的亲情,以及在现代化社会里李子柒那一份从耕种到烹煮的不慌不忙、休闲生活态度。是这充满浓浓人间烟火气息与人情味的一日三餐,收获了大众的艳羡与向往。
反观当下社会,却有太多人忘记了至味在人间,他们疯狂追求着所谓的奢华与高档,将自己竭力包装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上等人”。然而往往香槟美酒背后留下的是亲人分离的遗憾与无可填补的空虚感。倘若他们能回过头来,再度置身烟火人间,是否会幡然寻得丢失散落的至味,是否会重新拥抱那看似简陋但满溢着人情温度的旧巷?
回头吧,嗅一嗅身后的烟火气儿,那里有木心笔下葱油面饼的热香,也有蒋勋最为怀念的《少年台湾》中母亲新年煮的朱糕……至味,从来都不仅仅只是味。至味,亦是情。
寻找至味?走,到人间烟火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