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味还未消散尽,大雪仍在下着。尼尔的父亲从睡梦中惊醒,他的焦急在发现儿子饮弹自尽后全部化为了悲痛。他大叫着冲上去抱住他儿子还有余热的尸体痛哭……
其实早在尼尔拿出用布包裹着的枪时,我就开始悲伤了;早在尼尔在父亲的问责下,满头是汗却不敢透露内心时就为他焦急了;早在他发现父亲来看演出时表现出害怕时就为他惋惜了。尼尔与同学相处时,阳光开朗,与父亲相处时便噤若寒蝉,我不禁想问:中国又有多少尼尔和尼尔父亲呢?
答案显而易见。2018年4月3日早晨五时许,四川省江油市某小区一名高三学生跳楼身亡。在希望逝者安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是什么杀了他?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又是什么杀了他们?
他们之中或许不少人正如尼尔。青春年少、懵懂烂漫,本应该是成长的花季,然而面对学业的压力、父母的催赶,使他们与家长缺乏沟通。于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壑愈来愈深,愈来愈宽。而家长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自己的决定、要求强加在自己孩子身上。孩子们呢?默默承受,直到不堪重负,一跃而下,便轻易地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或许他们的父母还会像尼尔的父亲一样,将责任推卸给老师、学校,甚至是当下的教育制度……诚然,当前学校和教育确实有很强的功利性,或许过分追求数字指标而阻碍了孩子的自由成长。然而这是大势所趋,仅仅一朝一夕很难翻天覆地。但是父母们,他们就不无责任吗?有人说,父母是唯一不需要考试就能担任的职业,这很可怕。我觉得不无道理。有些父母对孩子态度严厉,缺少交谈,遇事不容分辩,这无疑是一道又一道将孩子推向深渊的力量。更不用说,少数父母仍然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时不时打骂孩子,这就是屠刀,屠戮孩子的童真与天性。
当孩子们在学业的重负下,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想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如果父母仍是逼着他飞奔,而不是给他鼓励与安慰,那么必将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被自己亲手“杀死”。
可当下,尼尔们的数量却仍令人扼腕。其实,尼尔唯一的错只是没有勇气说“不”。他只需要告诉父亲,他不想要转学,他热爱表演,把自己内心展示给他的父亲看。那么,或许又是另一个结局。尼尔的父亲犯的错只是把建议变成了命令。他把每一个值得商榷的想法都化为了必须执行的命令。他将自己的孩子禁锢在自己构想的蓝图中。他更像是一个长官,一个主人,而不是一位父亲。
实际上显而易见的隔阂,却往往被一个又一个家庭忽视,导致了一场又一场悲剧。逝者已矣,我们现在更应该及时改变。教育是国之大计,没有谁愿意看它腐朽。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理解孩子,每一位孩子都能表达自己,让中国的尼尔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