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一定年纪,血脉就自动觉醒了!”“老祖宗的审美,绝了!”当前,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通过发帖、留言、弹幕等方式,纷纷感慨自己“文化血脉觉醒”。看京剧、听戏腔、穿汉服、逛博物馆……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年轻一代的广泛追捧与欣赏。
国粹出圈,离不开新的传播载体,也离不开传承人们的守正创新。
“唢呐一出,黄金万两。”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上,年轻人用弹幕表达对唢呐乐器合奏带来的震撼。每到传统节日,不少观众“蹲守”河南卫视的文化节目,《重阳奇妙游》《端午奇妙游》,让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而在自媒体平台上,水下《刀马旦》,演绎着文化跨越时空的碰撞;川剧变脸、吐火表演令人拍手叫绝。
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让无数传承人们看到文化传承的更多可能性。90后豫剧武生演员孙书旭经常在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唱戏日常以及戏曲的服饰、头饰,他在自我介绍中这样写道:“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戏曲经典”。
穿越千年的铁树银花等来了它的第一位女性传承人,博主江寻千分享了自己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建军老师学习打铁花的故事,“将1600度的铁水,打向高空,化为漫天华彩,遍地生金。”这个世界上最极致的浪漫也不过如此。
都说“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不少年轻人被博物馆中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所触动,对古人的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和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期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联合了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600余件(组),呈现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特展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去欣赏,引发新一波热潮,“预约难度,堪比春运抢火车票。”不少网友如此感慨。
在博物馆“人从众”的背后,体现出年轻一代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由衷认同和自豪,也反映出文博单位、文博工作者们正积极回应民众的文化需求。
在文艺演出市场,电影《长安三万里》再现李白等大唐“顶流”诗人们的风采,舞剧《李白》首演六年多来依旧场场爆满。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该作品正是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获取灵感,以“文物活起来”的理念,跨界融合舞蹈和绘画等艺术门类,展现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气息。市场和观众的选择,再次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光辉和创新活力,也说明,用当代审美激活文化基因,就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笔者认为,无论是90后还是00后,年轻人的血脉觉醒,都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漫长的中华文明历程留下了灿若繁星的历史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我们更加深刻体悟到独属于历史的岁月感和民族文化的沉淀感。历史遗迹、文化瑰宝的重见天日、重获新生,也让更多人能够在触摸历史中感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更读懂“何以中国”。
传承,是让“老树春深更著花”;发展,更是“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要保存下来,更要活起来。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让古朴的文明穿越千年的风尘缓缓而至。同时,要精心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历史遗存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当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各地博物馆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受到广泛喜爱,到《中国诗词大会》《唐宫夜宴》等蕴含中华文化气度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一代代年轻人以创造性、创新性的眼光和作品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激荡了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要传下来,也要走出去。向世界推介蕴含中国特色、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光辉灿烂的文明画卷展现给世界人民,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让千年历史焕新彩,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中,不断筑造中华文化的新气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国粹风起,年轻人一代的文化血脉觉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出圈”,并在守正创新中赓续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