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中华丹墨 悟书法文化

发布者:李居铭发布时间:2024-02-29浏览次数:11

我曾专门学习过一段时间书法,虽是儿时经历,但在此过程中的收获,已不仅仅是“会写一点儿书法”而已。从丹墨之中,我不仅学到了书法技法,更体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纸素白,丹墨青,书一方中华民族之情,道下千百年来代代传承中华文化之法。隐藏于汉字撇捺,书法笔墨间的中华之法,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墨香流传千古,今人品味流连于纸墨间。

字字书法显尽中华之美,缕缕书墨韵味流露于字里行间。萧衍笔下“云鹤游天,群鸿戏海”是行草体现的意气风发,“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是苏轼对颜体正楷的欣赏与肯定,“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是草书名家怀素大笔挥毫的洒脱肆意,“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表明了笔墨间的浓墨相宜与淡雅相映之美。

两千多年中华书法史悠悠,流传千古的书法作品浩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传达上的美感,更是带领我们领悟中华文化内在底蕴与精华的启明星。

书法,道尽中华之法,乃中华之精华。一笔一画,一顿一挫,看似平淡而无华,却能由用墨浓重、体裁方圆、笔法强弱来展现中华文化之魅力。一杆笔,一砚墨,带出的是书法作品的千变万化,蕴含的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中华之书法亦讲求中庸的恰到好处:提笔之法需慎重,点墨乃为整幅作品点明开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稳”;行笔之法需稳重,持毛笔缓缓行进,不可令其疾;收笔之法需谨慎,行至最后一步,徐者不可令其疾,万不可因急躁而仓促结尾。书法是汉字之法,是行事之法,是为人之法,亦是中华文化之法。

书法,实则“书无定法”,并非受条条框框所约束的。扬笔挥墨之间,写下的是笔者的心境与心态。诚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笔性墨情,皆是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笔者手执毛笔,于轻重缓急之间,描绘下当时心境。不同的人心怀不同的心境,一人亦可写下的韵味亦可截然不同,或书洒脱豁达,或书平和稳重。我们曾领略过书圣王羲之携醉意挥毫泼墨,于会稽之兰亭写下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亦曾听闻东汉书法家坐于砚池旁练字,是日复一日的刻苦与坚持使之出现了令人惊叹的墨池;曾听过“入木三分”的典故,让我们见识了王羲之作为书圣所具有的书法气力与毅力,也从而印证了古语“心粗气浮,百世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之理。

毛笔下缓缓道来的是文字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夏商周的甲骨文金文的汉字雏形,经各朝代楷行草书的字体丰富,在中华民族的代代相传与完善之中,最终形成了中华书法体系。秦代开启了中国社会的新阶段,书法亦浑然入序,以小篆为开端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东汉隶书型体娴熟,流派纷呈,正应刘勰《文心雕龙·碑》中所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书至初唐而极盛”,唐领贞观之治承前人书画之精魄,启后人借鉴吸收之源泉……朝朝代代更迭代序,书法浪潮此起彼伏,唯一不变的是中国文人对书法的赤忱与热爱,以及书法内核的中华文化基因传承。

万古岁月留于文墨之间,春秋雅事生于挥毫之下。持笔间,挥墨瞬息,万变的是一方宣纸上的笔画,可不变的是那片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重书法情怀,抑或是那颗书法艺术之心。

新闻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胡潘一凡摄影:责任编辑:李居铭审核:刘尧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