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21-06-07浏览次数:324

那是一个19354月的一个中午,红军出现在了斋郎村前的道路上。斋郎,浙西南大山深处一个悬在百山祖地势险要的小村庄。

流言早于队伍开进了村庄。长久以来的生活给农民留下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即“匪”这类东西,要么三头六臂,会各种的法术;要么凶猛异常,吃小孩心肝抢穷人老婆。那么“赤匪”自然也不外乎这样,县里来的专员正是这么恐吓这群农民的。然而很自然的,某种《水浒传》式的绿林好汉故事也同时传播开来了,这将使贫困人民对于这一支“匪”又带有一丝向往与期盼。斋郎对于红军的最初认识,就是在这些互相矛盾的流言中成长起来的。

终于,在附近活动的一些“赤匪”开进了村子。村民们小心而好奇地打量着这支自称“红军挺进师”的队伍,等待着“老总”“大当家”或者别的什么头头发号施令,但“红军挺近师”——现在我们知道,是粟裕大将——只是很和气的把红军安排到了各个村民家中住宿,又很和气的请各位乡亲们配合红军的工作。和“赤匪”的第一天很快就相安无事的过去了,这群陌生人在各家的厅堂中睡着了,说着带口音的梦话。只有寸头师长和政委住的房子兼指挥部里,灯火亮了一宿。红军并不是单独来的,敌人正从四面八方扑来。准备扼灭这丝革命的火星。

第二天就召开了“群众大会”(但对于这些山中的农民而言是个崭新的名词),会上讲了很多听不懂的东西,比如“苏维埃”、“共产党”这类的。但有些话村民确实听懂了。这些简单的语言也出现在了墙上的标语里,粗糙的传单上,出现了红军到过的每一个地方。

“烧毁田租借条!”

“打土豪,分田地!”

“苏维埃政府是工民自己的政府!”

这些口号与标语深深刻入了村民的心中,再他们心中培育出了一种朴素的情感,那就是“红军是自己的队伍”。颇受压迫的贫下中民,对于这种直白的语言是敏感的,这些魔咒把他们团结到了红军的身边。所谓的“政府”还比较遥远,但粮食确实分到了自己手上(其中许多还是之前交租交上去的),田地与农具也发到了自己手里,土豪和地主也确实被打倒了。红军既不会挖小孩心肝吃,也不抢穷人老婆,他们中许多人在几个月前也是和自己一样的穷苦农民。对于这样的一支军队,村民们很自然的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于是,在斋郎村,少有的出现了一幅军民和治的景象,这对于其他军队是不可想象的。穷人们主动拿出粮食供给红军,负担起红军的后勤。村民们有什么怨言吗?并没有,村里的妇女们给红军盛饭时还不忘叮嘱这些不曾相识的亲人们“夺嗲咛,夺嗲咛”。

几天后,战斗打响了。红军在村外的放牛场与敌苦战了一天有余,终于击退了敌人。伤员被安置在了村名家里,斋郎欢迎着红军归来,村里少有的热闹,甚于过年。红军的师民说,这一仗有斋郎老百姓一份功劳。当然有了,带路、挖战壕、运物资,哪里没有老百姓的身影呢?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自愿地担负起这些任务。

战斗结束后,为了不打扰老百姓,红军就驻扎到了山上。稍加休整,红军就继续向大山深处进发了。有些村民加入了红军,有些还入了党,解放后又回到了村中工作,但大部分都在中日革命战争中牺牲了。

红军走了,但斋郎永远记得红军,这段记忆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

红军走了,但红军也记得斋郎,那些红军战士们晚年回忆起这个村庄,都带有不一样的神色。他们记得这里险要的地形,热情的民众与激烈的战斗,更记得他们从这里走进了浙西南的群山。

 

注解:①红军挺进师,19351月按中央军委命令以红十军团残部为基础组建,任务是挺进浙江,建立革命根据地,吸引国民党注意力,掩护中央红军长征。师长是粟裕,政委是刘英。

②政委,即挺进师政委刘英

③这是当地方言的音译,意思是多吃点。


新闻来源:建筑与设计学院 王成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尧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