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平凡 亦铸光辉

发布者:李居铭发布时间:2024-03-31浏览次数:10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是一个伟大的灵魂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伟大的作品,是许多人半夜打着手电筒都要读的巨著,“每晚都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在书中,人是平凡的,世界是俗世的,我看到的是平凡的人平凡地向上流动。

有人说,路遥作品中的那些人物及其命运,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范畴,给一切卑微人物勇气与希望,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走多远。而对于我一个18岁的灵魂来说,还没有领悟出太多太大的道理,更多的是对小说中人物面对苦难时的抉择和担当感到震撼与感动。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命苦,一家六口人挤在一孔窑洞里。在那个时代唯一能给他们带来一点“荣耀”的是那顶“贫农”的帽子,贫穷也影响了孙少安一生的命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安从小学习好,但由于贫穷,高小毕业就回家务农。父亲深感愧疚,少安却毫无怨言,他明白父亲一个人撑起这个家撑了半辈子有多不容易,所以他用稚嫩的肩膀,接上生活重担。虽然读书少,但他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是追求知识,追求进步,改变生活现状。

让我颇为震撼的是孙少平主动选择承受苦难。他本可以和哥哥一起运营砖窑,奔向小康,却选择了当建筑工人,扛石头扛得后背一片黢黑;他本可以做一份文职工作,却还是去做了煤炭工人,条件艰苦不说,还经常有生命危险。这让沉浸在低级快乐中的我惶恐不安又羞愧难当,我看到了人性灵魂的高贵。孙少平一如作者路遥本身,“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他燃烧生命、呕心沥血地创作,追求精神的满足,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我们该怎样选择我们的道路?

接受平凡,不甘平庸。生活不是轰轰烈烈的惊喜,而是平平淡淡的点滴。简单中透露少年的纯真,平凡地向上流动,才能真真切切感受生活,脚踏实地创造生活。

在书中,退休在家的高官徐国强,虽然衣食无忧,却是独孤寂寞,终日与黑猫为伴,与其成为至亲;位高权重的田福军为人民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而忧愁不已,同时又身陷党派纷争;家境优渥的青年教师田润叶,爱着她不能爱的“少安哥哥”,茶不思饭不想,最终迫于社会压力嫁给了她不爱的李向前;颇有些学识志于“到外面闯一闯”的孙少平,为了生计如牛马一般干活,“脊背的肉都烂了”,以苦难净化自己的灵魂……每个人的命运不同,贫富不同,衣食无忧却内心空虚,位高权重却忧心民间疾苦,物质富裕却爱而不得,亦或是主动承受苦难锤炼、净化灵魂……他们都有着各自的苦难,都生而平凡,诠释着“平凡是生活的底色”。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风华正茂的我们不怕狂风暴雨,志存高远的我们勇闯激流险滩,少年的我们用心感受世界,奋斗未来。我非常喜欢书里提到的一句话,并以之化用为感悟的结尾: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但崎岖泥泞的尽头一定会是光明大道……                                                


新闻来源:建筑与设计学院 王川摄影:责任编辑:李居铭审核:刘尧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