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人文社科学术发展论坛

发布者:李居铭发布时间:2024-05-27浏览次数:527

论坛现场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王浩斌教授讲话

5月19日,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人文社科学术发展论坛开幕式在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淮海文化传媒研究院主办,中国矿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校期刊中心协办。校党委副书记蔡世华出席论坛。我校党委宣传部、规划处、学科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人文与艺术学院等部门和学院相关人员,以及全国23家高水平学术期刊的28位代表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张矛矛主持。

蔡世华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与发展现况;学校在“兴文战略”“文工渗透”理念指导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形成的发展特点与优势;对人文与艺术学院在专业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予以肯定,对我校淮海文化传媒研究院在开展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可。他表示,中国矿业大学将着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度融合,努力产出更多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主编王浩斌教授表示,学术期刊应该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学术期刊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以问题为导向,灵活开设专栏专题,及时响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将重大理论和现实热点问题进行紧密结合。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苏州大学期刊中心主任江波先后围绕“数智时代的学术期刊多样态发展”和“学科建设与期刊发展机制”等内容作了主旨交流报告。

在座谈环节,与会学者围绕数智时代发展特点和人文社科发展现状方向等问题展开了交流。专家学者们认为,在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应将基础微观研究与跨学科宏观研究并重,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人文思考的双重探索。

在20日举行的分论坛研讨中,入选论文作者围绕“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数智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媒介素养培育与提升”“数智时代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智时代技术赋能与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数智时代媒介多样态生存”等主题,就各自论文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新闻来源:人文与艺术学院 曹洪洋摄影:孙璐责任编辑:刘尧审核:陈文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