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现象的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5-24浏览次数:180

有这样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思想概论课上,偌大的教室里飘着若即若离的几个人影。上一半课后,人又少了一半,身后好传来两同学:“你逃呀,我也逃”。于是哥俩产生了莫大的共同语言,带着满足的微笑,肩并肩走出教室。而那些留下来的人中还有一部分在看其他的书,只是懒得换教室罢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其中一个人给了我答案。“在社会上混饭吃思想概论能行吗!”

诚然这样的回答很对,但我要反驳一句:“人不能只为面包而活着。”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上,人沦为奴隶就常因为失去“面包”,但今天,人们却慢慢的沦为了“面包”的奴隶。

当人们看到寒冷的冬天的早晨,身着单薄的衣服的乞丐们蜷缩在街角时,人们往往会给出判断:他们太不幸了。我也承认他们的确不幸,因为他们缺少了最起码的“经济基础”。但当人们看到花天酒地的富豪们,淹没于形形色色的被人为夸大的奢侈生活中时,人们却趋之若鹜。人们往往不自觉的去追逐种种“并不需要的需求”,这已成为当下所谓“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动力,即使是涉世不多的大学生也不例外,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听见某某富豪跳楼,某某明星吸毒而不理解的缘故了。

苏东坡曾赋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孔子也说过“三月不知肉味”的话。这些都是一种精神境界,这样的境界在所谓的“现代文明”的今天看起来已有些遥不可及了。

我不禁想问:“思想概论真的没用吗?”道理很简单,人之所以为人就是除了“饮食男女”的活着外,人还有这精神方面的需求。

显然,我们不是乞丐,我们有起码的“经济基础”,那么那些逃课的同学们,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们,那些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们,为什么充实一下自己的“上层建筑”呢?只知道在自己已经放满面包的仓库里加面包的人,永远是悲观者和不幸者,因为用叔本华的话说“人们的欲望总是一个接一个的,没有满足的时候。”前面提到的那些富豪们其实和乞丐无异,一个是因“失去面包而沦为奴隶”,一个是“沦为面包的奴隶”。所以用爱默生的一句名言“归根到底,人借以安身立命的物质不是而是精神”。但也别忘了,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精神是以物质为前提的。

有为大师说的好,“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图景肯定是人性中基本的方面,没有它们,没有对于‘现存事物的超越’人类生活会失去尊严和最重要的人性内容。”

所以我只想呼吁,咱们大学生不要在以后追求“面包”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接一个富裕的“乞丐”,那就悲哀了!

 

新闻来源:机电学院记者站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