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国教授(中)在科研现场
将科研当成责任,把成绩作为鞭策。一直以来,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马占国坚持“立足本职,追求卓越,多作贡献”。他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执着科研,攻坚克难,恪守学术道德;他把技术带回课堂,授人以渔,坚持严谨治学。
近五年来,马占国主持、作为研究骨干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 10项、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他也凭借着出色的科研工作荣获我校教师荣誉称号(Ⅰ类)“科研标兵”。
发现实际问题,坚持攻坚克难
“遇见问题,一定要坚持研究初心,一定要想办法去攻克它。”这是马占国始终坚持的信念。在长期的实践调研以及校企合作过程中,煤矿采场巷道的支护失效、坍塌冒顶及地表沉陷、矿区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了马占国的注意,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相关难题成了他头脑中反复出现、挥之不去的念头。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马占国深知想要解决问题光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为了真正了解实际中的困难,马占国更曾多次深入一线。他常常在矿下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有一次更是待了72小时,“累了靠着巷硐壁就睡着了。”
在矿下吃饭对马占国来说也是常事,“现在还好一点,有饭盒。过去就是用塑料袋装着菜和饭,米饭就用手隔着塑料袋捏成条挤着吃。”他笑道,“每次在井下吃饭,和着深部地下特有的气息,感觉那饭好像更香了似的。”
马占国不停地奔波于煤矿现场和实验室之间,一步步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一次次突破传统思维……他的坚持让他在支护长效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尝试,巷道超静定防冲四维支护理论及技术终于由头脑中的设想变成了开采现场空间中可触摸、可感受的真实,并在实践现场使用,初步实现了在空间三维和时间维度上对深部围岩灾害的防控。
科研夜以继日,学科团队交互
“你咋又来了呢?”马占国一进实验室大门,值班大爷爽朗地打招呼道。“来矿大校园29年了,我每天争取最早走进实验室,最晚走出楼门,”马占国笑着解释说。
对于隔三岔五的出差,马占国更是笑着说:“出差对我来说其实就是放松。”远在外地的马占国白天专心致志地盯现场、优化方案,全身心地投入到出差分配的工作中,没有科研设备和场地,他晚上回去就能够休息。
马占国本科选择了采矿工程专业并辅修了计算机专业,硕士转向工程力学的相关学习,博士又选择攻读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要想要把一个课题研究透彻,肯定涉及多学科的融合。”这也促使着马占国选择攻读不同专业。
在科研工作中,马占国也积极寻求多团队的合作。依托学校的平台支持,他和矿业工程学院以及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合作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煤炭与煤层气双能源开采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他积极地联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工学院、材料与物理学院等不同学院的教授合作解决实际工程当中的问题。多团队的协同合作更利于问题的解决,正如他所说:“单枪匹马、单打独斗永远无法与团队协作、并肩作战的效果相比,即使个人能力再强,离开团队也不过是无本之木。”
为师兢兢业业,教育授人以渔
一直以来,马占国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倾注大量时间与精力。为研究授课方式,他曾去听不同老师对同一内容的讲解,整理笔记比较异同,取各家之长并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做出修改。
每堂课前,马占国都会结合最新研究动态反复修改讲稿,甚至重新制作PPT。“很多名词解释,不同版本的细微差别,我都很清楚。”每一步的积累沉淀、精雕细琢、积微成著成就了他的高质量教学。
马占国将教学与研究以及产业前沿相结合,强调授人以渔。他教给学生们实用的知识,并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课堂上,马占国经常会用实际的情景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
有一次讲到剪切装置时,遇到一个螺栓铆钉连接钢板的实际问题,马占国就围绕如何优化结构来启发学生。同样在处理锚杆头的问题上,他从成本和强度方面引导学生,最终有一位同学成功地解决了锚杆头易松动的问题,并申请了专利。“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灵感和启发。”马占国如是说。
马占国大力支持学生科研,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尽可能地为学生们创造良好条件。工程力学19-3班古傲林感激道,“马老师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科研经费,由于我们的项目接替不及时,实验难以进展,他就自掏腰包帮我们付深部岩土实验室实验的经费。”
以生为本,坚持人才培养;科教融合,将前沿科技带回课堂;求真务实,始终心怀家国。如今,马占国仍坚持走在科研攻关的前线,查找工程难题,解决实际困难。“不怕艰难困苦,敢想敢试敢干”是他对学生的寄语,也是对他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