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教育,陈飞宇秉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在科研与党务工作等领域身体力行、发光发热,诠释着青年先锋的意义;常带笑容,他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传递着青年人的蓬勃生气与向上力量。
以进取之心迎科研坎坷
今年30岁的陈飞宇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其实这背后是他在低谷之后的奋起直追。
2010年,还是在矿大读大二时,被优良的学风与灵活多样的教学风格所吸引,陈飞宇在专业分流时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中,陈飞宇感到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渴望,他向往更加深入的研究,于是他坚定了读研的信心,在大三时便与陈红教授取得联系。
而陈飞宇的科研历程却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陈红教授向陈飞宇提出“垃圾减量治理机制及引导政策”这一极具前瞻性的课题,正在攻读博士的陈飞宇就此开启科研之路。硕士期间缺乏学术研究经历的他一度十分被动,倍感压抑、痛苦之时,陈红教授鼓励他:“放平心态,打好基础。”于是陈飞宇在博士一年级努力夯实基础,提升学科素养,在博士二年级不断积累成果,终于在博士三年级迎来了论文发表的爆发期。
科研前期面临坎坷不曾放弃的陈飞宇,终于收获了学术论文数量与质量的齐驱并进,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了30余篇论文。他的博士论文不仅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经遴选后还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相关成果被全国理论界、学术界顶级报刊《中国社会科学报》专门报道,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与广泛认可。
陈飞宇的学术研究仍在继续,他逐步组织构建自己的团队,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带领团队持续进行研究。
以孜孜不倦促教学相长
2018年,博士毕业的陈飞宇留校工作,担任管理学院教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他能理解学生们“喜欢跟着资深的、科研经历丰富的老教授做研究”的想法。但陈飞宇并未因教学资历的不足失去信心,在一次次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陈飞宇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他耐心地教学生专业技能,而学生们也给他相应的教学反馈,同学们新奇的想法于他而言都是一种思路的拓宽。
在教学模式上,相较于讲授一个个知识点,陈飞宇更加倾向于把自己理解的知识和学生的经历、研究相结合进行讲解。“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有差异的。但是这种差异性,让我感觉教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陈飞宇说。
初登讲台,陈飞宇非常紧张,担心把握不住课堂。正式授课前的暑假,近两个月时间,陈飞宇一次次地模拟、完善。站上讲台时,做足准备的他克服了第一次授课的紧张,也收获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和学生的积极反响,这都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
“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陈飞宇认为不能仅凭成绩来评判学生优秀与否,学生展现出的多样性也反映出他们的独特性。他会积极地和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学业问题,也会鼓励对课本知识缺乏兴趣的学生参与到比赛等活动中去。陈飞宇感慨到,作为教师出现在同学们的毕业合照里对他来说很是触动,也坚定了他当一名教师的信念。
以兢兢业业待党务工作
因为奶奶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下,陈飞宇从小就认定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大二期间,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系统地学习党的知识、接受党的思想后,他在大三正式加入了党组织。他将入党视作一种责任和约束,慢慢学会了控制自身不良的心态,摒弃颓废的思想,向着沉稳和内敛转变。
读书时,陈飞宇就主动承担起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在磨砺自己的同时也服务他人。元旦期间,他带领部门人员,在公教区粘贴鼓励性的小纸条、为考研的学生们提供热饮。陈飞宇还将党的先锋带头作用贯彻于生活当中,将党不惧怕一切困难的心态传递给周围人。“我总是处于一个面带笑容的状态,因为想要给周围的人带来正能量。”他将乐观融入生活,在他眼里,要想做好一件事,必要条件就是要具备好的心态。
如今科研、教学兼顾的他暂时放弃了很多兴趣爱好,压缩自己的娱乐时间来工作。但陈飞宇依旧面带笑容,也并不感到压抑,相反在工作时与同事、学生相谈甚欢,短暂的闲暇里也依旧与好友挥汗球场。
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进取的脚步便不会停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党员,陈飞宇说,他将积极上进、追求卓越视为工作与生活的准则,始终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懈进取,踔厉奋发以赓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