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我】长江后浪“推”前浪,共克难,共创新,共成长 ——记我校2021-2022年度实验室大仪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团队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22-06-20浏览次数:10

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前身为机电学院金工中心,2016年,从机电学院中分出。中心以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主线,承担全校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工程训练教学任务和创新训练任务,曾获2021年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校实验室安全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它的出现,好比海面上翻涌而出的后浪,机遇与挑战共存,创新的要求不断涌现。在那奔涌的浪潮中,我校2021-2022年度实验室大仪工作先进集体、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团队正展望着前方,不断成长。

全员齐上共克难

20219月,应国家科技部要求,中心开展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程,大仪共享即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对校内外其他组织出租共享,既可以提高设备使用率,还可实现额外的创收。工作伊始,看着八台高价值设备,偌大的难题摆在了团队面前,设备有了,但是熟练掌握的人员不够。自己都不能操作,还怎么对中心外其他组织服务?

为此,他们全员齐上,针对每一个机床设备设定了四到六人的机组,由这些人专门负责对设备的操作熟悉、日常维护以及对外服务。

机组的大多数人都是偶尔使用设备,根本达不到所需的专业要求,学习成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唯一办法。完成教学工作之余,老师们会利用空闲时间进一步熟悉设备。中心还设立一系列激励政策,同时外派老师轮流到设备厂家进行培训,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2021723日,团队的赵巧、韩国芝两位老师正在南京参加关于三坐标测量仪设备的培训活动,培训刚开始一天,南京疫情爆发的消息便传到了中心其他成员的耳中。他们担心两位老师的安全,便劝说她们提前返校,可她们却坚持留下。“大仪共享工作的开展本就是时间紧、任务重,怎么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征得培训人员同意后,两位老师在不但留下继续学习,还额外获得了几天的课程。

2021年,中心的设备提供给校内多个单位使用,此外还实现了与徐州医科大学的多次合作,使用三维扫描仪帮助其精确打印相关骨骼模型。通过这些对内对外项目,中心依靠大仪共享工程收入27万元,超过学校要求的标准,成为校内大仪共享工程完成比例最高的单位。“我们的大仪共享工作超额完成,这多亏了良好的政策和老师们的热情。”提及过去一年的成绩,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李伟主任如是说道。

模块互联共创新

2021年,中心团队还提出并尝试了许多创新工程,包括教学项目体系化建设、实践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仪器设备组合式开发、联合实验室等一系列特色项目。

在教学任务方面,中心紧贴学生需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每一次实习结束后中心都会抽取一部分学生召开座谈会,一次有学生反应,“每一次的实习都是相互独立的,无法深入。”原来,中心的训练包含22个工种,平常的实训课程只是对单一工种的训练,大多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了表面。

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后,2018年,中心便开始探索项目体系化教学,即以最终完成一个产品项目为目的,将各个实训模块进行流程上的连接,将以前本就有的工艺串联起来实现创新。这一项目的实现也得益于大仪工程后老师们对各自负责的机器设备更为熟悉,这使得设备之间的流程连接变得更加顺畅。

2021年初,教学项目体系化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在此之前,中心的成员经历了长期的经验积累,编写教程、试点实验、总结经验、优化流程,最终推出了以智能制造为主的麦轮加工、以车铣复合为主的势能小车、以快速成型为主的现代铸造等共7个项目体系。

启动新项目,保障安全是重中之重。“4000名学生参与,无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影响都是巨大的。”为了将失误和危险性降到最低,在开学前,团队中的成员聚在车间中进行一遍遍的演练,反复摸索相关设备互联的可能性,模拟可能出现的危险以及应对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项目体系化建设于2021秋季教学中成功实施,大获好评。这项创新不但让工程训练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反馈满意度提高,同时还促进老师技术水平与教学水平有所进步,不同工种老师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互帮互助共成长

中心能够在过去的一年收获如此多的成就离不开的是背后默默付出的团队。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团队共29人,其中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比例几乎相当。鉴于这种独特的年龄组成,中心的工作安排都秉持着青年教师开拓创新、老教师丰富发展的原则。

针对团队内的情况,“服务能力百日提升计划”也应运而生。在该政策的号召下,新老教师相互帮扶:50多岁高龄的老教师赵嵩在之前的教学中负责钳工,为了分担课程任务掌握数控加工技术,如今在青年教师的帮助下学习编程及CAD;负责车工教学的魏忠才老师开始学习逆向工程;青年教师胡智慧负责团队中的电子信息工作,每天也承担着老教师的PPT使用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老教师们也将授课经验倾囊相授,并带领着青年教师熟悉仪器结构,完善操作流程。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将团队的工作放在首位,尽职尽责。

2021年暑期,中心从文昌校区迁至南湖校区,大型仪器设备的转移都是团队中的老师亲力亲为。因白天卡车无法通行,老师们便从晚上运输到了凌晨五点才回家休息。有教师休产假时也在不断学习新的工艺技术。年过古稀的老教师为了分担团队中的工作,努力学习电脑教学设备使用方法。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带领着老教师不服输,不断学习新知识,一个充满活力与上进心的团队,正是中心取得成功的关键之处。

“长江后浪推前浪”已是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常态。团队的建设中,他们的后浪活力满满、热情澎湃,帮助中心学习着新的技术与知识;他们的前浪经验丰富、虚心好学,是中心坚实的基础与技术的高墙。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共克难,共创新,共成长。


新闻来源:大学生传媒中心 张旭晨 张新月 牛璨摄影:责任编辑:李居铭审核:刘尧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