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材料与物理学院煤基燃料电池及高效制氢研究团队
以学生成才为使命,团队导师们不断完善培养方案细节;以绿色环保为指南,团队成员们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不照搬、敢创新、有特色,向更高科研要求发起冲击。
煤基燃料电池及高效制氢研究团队凭借着丰富的科研成果、高效的人才培育方案,获评我校2021年“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团队于2016年成立,成员包括我校材料与物理学院、化工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和巴基斯坦Abdul Wali Khan University Mardan大学、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等研究人员,是一支跨学科、跨类别、跨国界的交叉型团队。团队由洪堡学者凌意瀚研究员与江苏省双创团队首席王绍荣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近三年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173基础加强计划技术领域基金1项、获江苏省硅酸盐协会一等奖1项,近三年来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瞄准关键方向,培育复合型人才
我国煤矿抽采的瓦斯中70%以上为低浓度瓦斯(CH4体积浓度<30%),每年因采煤活动排入大气的瓦斯约300亿立方米,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有的低浓度瓦斯利用主要采用内燃机发电技术,但存在发电效率低、NOx等污染物排放量大、高噪声等缺点。为此,煤基燃料电池及高效制氢研究团队凌意瀚研究员、王绍荣教授、王鑫鑫副教授及巴基斯坦Abdul Wali Khan University Mardan大学Majid Khan副教授共同指导3名博士生和5名硕士生,开展了(超)低浓度瓦斯脱氧提浓和燃料电池发电成套技术研究,甲烷提浓倍数可达到3~4倍,脱氧率高于95%,低浓度瓦斯发电效率达到5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目前无人机锂动力电池寿命与续航能力等关键问题,凌意瀚联合巴基斯坦Abdul Wali Khan University Mardan大学Majid Khan副教授开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无人机增程器,延长续航时间,助推无人机的产业化应用,联合申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间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定期的远程线上交流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
针对“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团队基于交叉型特性,利用“传—帮—带”的机制打破专业壁垒,通过学生互派、导师相互指导以及研究成果共享等方式,增加各学科交流碰撞的机会,使成员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注重实践创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团队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他们强调务实与勤奋,从不培养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才。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导师鼓励并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发表学术文章,指导硕博研究生进入潮州三环集团、徐州普罗顿氢能研究院、宁波索福人能源技术公司、中弗(无锡)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电池制备、电极材料制备和电堆封装等实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研制出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产品,让实验成果不止步于实验室,而是真正落实到生活实处。
结合目前国内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的产业化方向以及未来可发展的方向,团队针对性提出便携式管状乙醇燃料电池系统,以此为核心创新点,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选拔赛获得特等奖;参加江苏省研究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科研创新实践大赛获得应用组二等奖;结合目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中的技术难题,以混合电解质、高熵阴极为主要创新点,团队指导2名研究生参与江苏省研究生先进材料学术创新论坛并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
“我们的定位是打造一支具有归属感的团队,尽可能做到快乐地做科研。”谈起团队建设,凌意瀚笑着说到,“在团队管理上,我们的原则是松弛有度。”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好相应规划的同时,团队也设有丰富的团建活动,如篮球赛、集体登山等。凌意瀚表示:“科研时要认真工作,科研外的放松也很重要。”就这样,以“积极乐观”为核心的团队文化逐步形成。
探寻团队特色,深入开展跨国交流
团队注重开展跨国交流,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讲座、座谈交流和学习指导,例如邀请日本东北大学Koji Amezawa教授讲授了SOFC阴极反应机理、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Frank Tietz教授讲授了全固态电池研究、巴基斯坦Majid Khan副教授报告了高活性纳米电极研究工作。这些讲座交流,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科研思路。
在日本进行学术交流时,凌意瀚发现当地的研究很有特色,即几个高校分别研究一个课题的不同部分,最后再将各自的成果结合起来进行下一步研究探讨。“这样避免相同问题被重复研究,大大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凌意瀚、王绍荣、申双林等来自材料、化工、电力等学科的教师,与巴基斯坦Majid Khan研究员定期开展科研交流活动,每月联合举行一次课题研讨会,从多学科角度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提供跨学科研究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思路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自身特色。”团队一方面与国外相关团队进行频繁的学术合作,另一方面总结自身优势,逐步探索出一套团队特色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方案。
“现在我们团队实力逐步提升,很多项目也陆续找到我们。”凌意瀚对团队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把科研成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使科研成果落到实处。
荣誉只是对过去的肯定,这支年轻的团队将继续聚焦前沿热点研究,服务国家重点需求,开拓具有特色的科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