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地下空间建设方兴未艾,向地球深部寻求发展和生存空间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岩土工程建设和开发的共同趋势,尤以深部能源、资源地下开采最为显著。
针对向地球深部进军面临的战略科技问题,依托岩土工程和工程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团队成员同心一意、笃行不怠,潜心科研、勇于开拓;他们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精心施教、匠心育人。
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团队以杨圣奇教授为带头人,由在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隧道工程等领域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由Ranjith PG院士、王建国教授、王迎超教授、蔚立元教授、张凯教授、孟波副教授6位骨干成员组成,逐渐形成了人员队伍稳定、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性的科研群体。
热爱科研,探索科技前沿
对科研的热爱让团队成员相聚在一起,也成为他们一致求索的不竭动力。
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团队立足于深部岩石力学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揭示深部地下工程失稳致灾机理,发展深部围岩稳定控制关键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创新意识。
“在学术上,大家都各有侧重,以科研项目为纽带相互连接。”王迎超说。团队成员都有各自负责的项目,每个项目都与其他成员密切相关。学术专利的成功申报、学术论文的发表……都离不开大家的协作配合,团队内部逐步形成一个可靠性高、易于拓展的网状结构。
“要走在学科前沿。”团队还注重开拓学术视野,相互分享学术信息,目光紧盯最前沿。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对缓解温室效应、控制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团队追寻的研究方向之一。早在2014年,Ranjith PG就对杨圣奇提及,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工程存在诸多科学难题,有待深入研究。回国后,杨圣奇便指导2015级博士研究生黄彦华展开研究,也为黄彦华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奠定了基础。在杨圣奇和Ranjith PG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黄彦华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近五年,团队坚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把握国际基础研究前沿,获得了6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秉承“工匠精神”,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这些不仅是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团队对学科前沿的不懈追求,也是他们决心把科研做精、做全的体现。
交流融合,实现创新育人
团队注重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让科研方向与国际接轨。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热情,团队会不定期邀请国内外学者共同开展学术会议,给予学生听取报告、交流学术的平台;支持学生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赴国外交流学习,并给予相应补助,激发了学生的出国热情,近年来团队研究生共10人荣获国家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生项目全额资助。
同时,团队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团队成员带领学生切实深入生产一线、工程现场,让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杨圣奇曾带领三名学生前往山西吕梁,对当地的一处煤矿进行实地考察。煤矿条件艰苦,运送材料十分不便。师生四人搬着沉重的岩矿样品,一步接一步,踏过了数百级台阶,将材料从矿井运到地面上来。“爬一百级台阶就停下来歇会,再接着搬,大家也没有一句怨言。”杨圣奇笑着说。
除此之外,王迎超和学生基于实际工程数据,建立了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模型并进行编程实现,提出不同等级突水风险的防治建议;张凯和孟波带领学生长期深入煤矿井下生产一线,获取围岩变形一手资料,提出了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放顶煤开采技术和沿空留巷顶板稳定控制等关键技术……在解决工程实际难题中,团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团队设立了不同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都组建了由导师团队成员、青年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学术梯队,并形成了定期汇报的组会制度。在不懈努力下,团队育人成效显著,所指导的研究生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7项,共4篇论文荣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2项直接参与的科研项目分别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教学相长,形成师生合力
团队注重因材施教,力争让学生学有所获。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本科院校也各不相同,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团队老师帮助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状态。
每两周召开一次的见面会,是团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学习时的思维误区,在思想上做好引领的绝佳方式。为了让学生不囿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学科领域有更深入的认知,团队鼓励研究生在一年级时广泛学习学科知识,二年级时再确定研究方向。这让学生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领域,也为进一步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杨圣奇说道。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总有他奔波的身影,将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投入科研是他的生活常态。“老师们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感染着每一个人。”黄彦华说。在团队浓厚科研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们或专心于科研项目,积极创新,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或积极参与工程课题,开展应用研究,解决实际工程难题。
“我们倡导‘教学相长’,而不只是‘教’。”王迎超介绍。在团队成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有着很多学生作为合作者忙碌的身影。自团队成立以来,共指导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63篇,EI期刊论文21篇,在“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中,团队成员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面向未来,杨圣奇教授表示,团队依旧会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把握时代、科技前沿;坚持创新育人,以交流融合为途径;秉持“教学相长”的态度,以“学生为本”为初心,继续向着更高、更远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