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国热情点燃的教育之火——观《古路坝灯火》有感

发布者:李秀发布时间:2020-12-14浏览次数:259

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一群穿着朴素的人背着行囊,缓慢但又坚定地朝前行进,用自己的双脚,完成了翻越秦岭这一在普通人看来似乎是做梦一样的事情。他们是西北联合大学的师生,是一群为中国保存民族教育精魂的普通却伟大的知识分子

影片对于师生南迁的片段只是在开头一带而过,大部分的故事都是以古路坝为基点来展开的。一开始,在把师生们安顿好以后,校务长便让人将城固里的灯油和蜡烛全部购买至学校。但即使这样,对于这个有着六七百人的队伍来说物资还是十分短缺。晚上同学们借蜡烛光脱衣洗漱都要掐表,只有教室里的蜡烛是保持不灭的。由于路途遥远,师生们运过来的米面粮食也数量有限,每个系分配到的大米都必须经过精准的称量……这些细节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师生们的办学条件艰苦不止如此,讲义教材的不足、师生的疲累、如何进一步生存下去都是摆在校务长和李院长面前的难题。

然而,即使是这么艰苦的环境,也没有消磨掉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通过校务长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星星点点几点光影斑驳的几张小木桌旁,挤满了为升留级考试奋笔疾书、努力复习的学生们。

“国难当头,国家需要人才”李院长一句话,不仅道出了西北联大师生们身上的历史重任,也说出了他即使看到同学们灯下苦读、也坚持学校的升留级考试不能推迟、升学标准不能放宽的原因要为国家锻铸人才,而不是在大后方浑浑噩噩混一张毕业证,这是师生们默默坚持的办学原则和底线。

如今我们有了宽敞的教室明亮的白炽灯,一人一座,无论是物资还是师资,都明显比古路坝时期丰富许多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古路坝的灯火不会熄灭,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时代重任,那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不能松懈对自己的要求,而是时刻提醒自己国家建设需要人才,我们是新时代的主力军!

影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抑扬顿挫的影视手法,它只是通过最朴素的镜头和最真实的人物表演,向我们展示了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古路坝的岁月。那里有精神昂扬、志向宏大的爱国学子,有爱情萌动、互诉心事的青年男女,还有心系国家、捍卫民族的老师学者。

影片最后,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我看到了古路坝的灯火依然在其中闪烁。对于我们来说,它意味着中国的教育事业必将冉冉升起,中国的教育精魂必定永远存在于每一个为之奋斗的知识分子心中。当年,由于西北工学院的学生们秉烛夜读而点燃的古路坝灯火依然没有熄灭,西北联大办学精神也将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新闻来源:化工学院 张妙芬摄影:责任编辑:李秀审核:刘尧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