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读大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5-19浏览次数:165

   大千世界,气象万千,昔日高中学子的心境也各各不同。有的带着憧憬和希望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有的怀着别样的心情,走上了社会;有的则走进教室重新复读。还有的,如报载四川的一名考生,因为学费昂贵,就业不景气,主动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有人为之扼腕,认为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上大学,这样无异于自毁前程;有人赞赏,说此举是给了收费昂贵而又效率低下的大学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究竟该如何看待大学教育?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倒真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们摒弃对“成材”的功利性想象,将年轻人定位于“学有所长,为人类做出一定贡献”的话,可以相信,大学并不是成材的必经之途。

  首先,“大学”是近代以来才设立的专职教育机构。在没有大学的时代,许多才智之士仍然用自己的才干书写着历史,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即使在汉代有“儒学馆”、唐代有“太学”等体制内教育机构的年代,同样有许多因出身贫寒而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另辟蹊径、以自学方式成为一代大家。

  其次,即使在今日,许多人也仍然通过大学以外的教育或自学,成就斐然。比尔·盖茨并没有上完大学,而如启功、黄宾虹等,更是连大学的门都没进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卓有建树。如果说在知识传播途径不通畅的时代,大学由于集中了优质知识资源而具有无比的优先性的话,那么在传播途径如此多样的今天,不上大学而能成材的概率之高,相信也远非昔之可比。

  再次,大学不是龙门,考上就一定能够成材。事实上有许多大学生因为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而蹉跎时日、学业无成、甚至不得不退学。此外,毋庸讳言,现行教育体制有许多由来已久的弊端,特别是在“扩招”的背景下,不少高校满足于把高等教育当成基础教育的简单升级,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严重老化,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以至于不少学生把应付考试、获得以一纸证书作为大学的终极目标,这显然与我们所期望的“成材”初衷相去甚远。

  可见,大学与成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成材并不一定非要接受大学教育,而进了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定成材。那种将读大学与成材等同起来,认为没读过大学就不会成材的观点,无疑是太过简单和偏颇。

  然而,我们要看到,大学虽不是成材的必经之途,但它无疑是仍然是成材的有效之途。这是因为:

  第一,大学汇集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老师。的确,如前所述,由于当前教育体制的原因,大学中也存在一些知识构老化、无所作为的庸碌之辈,但是瑕不掩瑜,大学中更多的还是有学问,有抱负,有责任,有良心的“明师”。“明师”倒不一定都是“名师”,但他们没有陶醉在已获得的成绩或者地位的光环中,而是勤勉教学,怀着开放的心态,时刻关注所从事领域的最新发展,以不服输、不怕失败的劲头刻苦钻研。“非曰能之,但愿为之”,这样的老师是令人钦敬的,他们才是大学真正的脊梁和灵魂,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精魂所在,他们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来源,更是学生做人的典范。这样的老师对我们灵魂净化、人格成长上的影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远远不能相比的。

  第二,大学里汇集了一大批经过筛选的优质知识资源。当代社会的知识资源无疑是丰富的,但同时又是鱼龙混杂的。应该从事哪个领域?又应该从哪些书本开始?初入门者面对一片空白无疑是力不从心的。大学则不同,它既把知识的广袤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领略到所心仪领域的全貌,又将知识进行了筛选和划分,留下最精华的部分。我们在别处恐怕难以轻易见到如此完备又精挑细选的资源,这是大学利于成材的又一便利。

  第三,大学不仅是“读万卷书”的地方,更是“行万里路”、“阅人间事”的好场所,这或许是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意义最为重大的一点。在这里,年龄相若的学子们共同学习、生活,实现不同观点理念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交融,带来彼此知识视野上的改变。这种心无芥蒂、青春激扬的时空,这种坦诚相待、互相切磋的氛围,这种师于师长、师于同学、师于所能接触到任何人的环境,是我们在其它时候所难以企及的,这也正是大学所带给我们的最为光辉灿烂的回忆。

  所以,我们之所以读大学,为的不是一纸文凭,而是为了它的知识资源和成长的坦途。选择与大学不同的道路,前途无疑多几分艰险,但有失必有得,付出了不同的努力,那么所获得的也必将异于大学所能给予我们的;选择了大学,则更要清醒地意识到,读大学不是上几堂课、读几本书、拿几个学分、得到一张证书,大学重要的是通过与同学、师长切磋,获得思维方式上的成熟、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离开大学的时候,才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新闻来源:建工学院摄影:责任编辑:审核:

图片新闻

视点新闻

视频新闻

基层快讯

媒体矿大

文艺园地

矿大故事

光影矿大